總統府新聞
102年01月28日
副總統出席「2013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吳敦義副總統上午出席由「臺灣競爭力論壇」所主辦的「2013智慧城市高峰論壇」,期盼藉由該論壇的舉辦,透過與國際、政府及民間的相互交流合作,使臺灣邁向更有競爭力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臺灣競爭力論壇」係以專業力量,匯集眾智,結合學術及民間團體的智庫組織,自2007年8月成立以來,以「立足臺灣、跨越兩岸、放眼全球」為發展目標,並致力提升臺灣各項競爭力,成效卓著,深受國內外各界肯定,此與馬總統「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國家經濟發展策略相符。
副總統說,「智慧城市」不僅是花園、教育及人文城市,更應是乾淨與永續環境的城市;馬總統於民國87年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即致力將台北市打造成為「智慧城市」,包括無線上網、擴大光纖網路鋪設等,使台北市既是花園城市亦是進步與具人文關懷的城市。此次「智慧城市高峰論壇」探討「智慧城市」於公共政策與政府治理的運用,並分別以「航空城計畫」、「農業發展」、「災害防救計畫」及「城市治安與犯罪預防」等為主題,均與我國家發展之目標一致。
副總統首先針對「航空城計畫」談到,「桃園航空城」建設是2008年馬總統競選時重要政策「愛臺12項建設」的旗艦計畫之首,也是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此外,機場是國家門面,也是國際旅客對一個國家的第一印象,政府於2010年11月1日將「桃園國際機場」改制為「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導入企業化精神來經營國際機場園區,使成為多功能的現代化機場。近年來,由於兩岸和平發展,開放三通、直航等措施,使該公司在客、貨運量的成長,排名均為亞太地區第一。
其次,副總統指出,「臺灣高鐵」為貫穿臺灣南北的交通動脈,目前「臺灣高鐵公司」規劃增設苗栗、彰化及雲林三站,由於目前彰雲地區有地盤下陷問題,藉由此一論壇期能提出有效遏止地盤下陷方法,一方面讓彰雲兩縣在農業有嶄新的面貌,未來不用抽地下水而能成為「黃金廊道」,另方面也能確保高鐵行車安全及彰顯政府重視國土保育的議題。
副總統也說明,2005年「世界銀行」(WB)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發表的「天然災害的熱點:全球風險分析」(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A Global Risk Analysis)報告指出,臺灣是地球上天然災難最脆弱的地區之一,約有73%的土地與民眾,暴露在颱風、地震及水災三種天然危險因子中,因此,政府必須特別重視預防及災害防救,以確保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
針對「城市治安與犯罪預防」方面,副總統認為,我國家發展應朝孔子所著《禮記》中的《禮運大同篇》的理想邁進,例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推動民主法治及確保自由人權的目標;「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要國人敬老尊賢,有民胞物與的精神,促使人人能發揮其長才,以及重視幼兒紮根教育等的體現;而「男有分,女有歸」可減少少子女化之問題;此外,「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則要國人投入公益社會並建立祥和社會,如此才能「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達到「大同」的境界,國家才能安定並永續發展。
今天出席是項活動者還包括內政部長李鴻源、消防署長葉吉堂、「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及臺灣IBM總經理黃慧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