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2年01月28日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訪華團時表示,美國牛肉議題已解決,預計近期內可恢復「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
  總統致詞時首先對訪賓一行在美國國會甫開議之際即造訪亞洲,並以中華民國做為訪問首站,表達由衷謝意。總統表示,他上任前臺美互信薄弱,兩岸關係則處半停滯狀態,故他上任後積極加以改善,如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開放陸客觀光及兩岸直航,並採「低調、零意外」的原則恢復臺美互信,開展兩岸及臺美關係,使臺美關係處於1979年終止外交關係後最好的階段,而兩岸情勢亦屬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來最穩定和平的時刻。
  總統指出,美國國務卿柯琳頓曾稱臺灣為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過去4年多來,美國已3度同意對我軍售案,總金額超過183億美元。此外,臺美在反恐、遏阻核子擴散及防制人口販運等領域亦有充分、良好的合作關係。
  由於訪賓一行昨日參訪我國海獅號潛艦,總統也向訪賓說明,「茄比級」潛艦係於40多年前他在海軍服役時引進,如今已非常老舊,確實有更新的必要。
  針對臺美經貿關係,總統重申,我國於去年7月決定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進口,解決了延宕5年的美牛議題,讓雙方恢復「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展現曙光。而去年在俄國海參崴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中,我國領袖代表連戰已與美國國務卿柯琳頓達成重啟TIFA協商平台之共識,預計近期內即可進行協商。
  總統也提到,美國在亞洲推動「再平衡政策」之際,爆發東海釣魚臺列嶼領土主權爭議,日本及中國大陸不斷升高彼此主張,引發東海緊張情勢。總統強調,釣魚臺列嶼係臺灣屬島,與臺灣的距離較與日本或中國大陸為近,且早在17世紀就將其納入版圖及水師巡邏範圍。身為爭議一方,中華民國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故於去年8月5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並聲明「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
  針對我國際參與,總統表示,政府刻正與新加坡及紐西蘭洽商經濟合作協議,期能藉由提升貿易自由化程度,加入高品質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另外,連領袖代表於去年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時,曾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就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事務達成初步共識,故未來政府將繼續努力,期能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國際組織與活動。
  總統認為,訪賓此行組團訪華,一定有機會與國內各界就雙方關切議題交換意見,促進彼此在安全、經濟、教育、文化或反恐等領域的合作;總統說,「我們積極而堅定地支持各位這樣的作法」。
  訪賓一行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安格爾(Eliot Engel)、西半球小組主席邵建隆(Matt Salmon)、聯邦眾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布坎南(Vern Buchanan)及馬立諾(Tom Marino)等人,由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率領、「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馬啟思(Christopher J. Marut)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袁健生及外交部長林永樂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