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1月24日
總統出席「2013年冬季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華臺北代表團授旗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教育部體育署出席「2013年冬季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華臺北代表團授旗典禮,除肯定所有選手不畏艱難,接受訓練參賽,並說明政府刻正興建及擘劃27座國民運動中心與41座運動公園,以提倡國人運動風氣。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此屆冬季特殊奧運賽事將於韓國平昌舉行,預計將有超過100個國家、2,300名運動員、1,000名教練及團務、1,500名貴賓、1,300名運動員家屬、7,800名工作人員與志工共襄盛舉,場面相當盛大。由於臺灣位處亞熱帶及熱帶地區,因此運動場地受限,故此次代表團僅參加雪鞋、快速滑冰、花式滑冰及地板曲棍球等4項運動競賽。
總統說,特殊奧運的精神係「勇敢嘗試、爭取勝利」,參賽選手均為身心障礙人士,渠等在訓練及準備過程中較一般選手艱難,歷經5個階段的集訓過程,才能達到一般運動選手的水準;此外,此次賽事在溫帶地區舉行,環境條件對選手而言較為陌生,實為艱鉅挑戰,而各位選手們不畏艱難,鼓起勇氣報名參賽,值得給予高度肯定。
總統指出,他一向重視身心障礙者的運動權益,1996年曾與「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合作募款,協助國內選手參與該年度的「美國亞特蘭大殘障奧運會」,而渠等亦不負眾望,我選手李青志在大會首項賽事-柔道項目中榮獲金牌,會場並升起我會旗,令所有海外僑胞感動落淚;此外,他於2006年擔任臺北市長時,亦宣布動用市府第二預備金新臺幣5千萬元,將身心障礙運動選手之獎金比照一般運動選手,由新臺幣3萬元提高至18萬元,期讓所有身心障礙者感受到與一般人無異,進而能走出戶外運動。
總統也談及國家體育政策,強調政府除重視競技型體育活動,期能在國內外各項賽事中奪得大獎,亦重視國民體育,因為唯有透過國民體育為國人奠定運動基礎,方能從中拔擢優秀選手。目前國人每日規律運動比例已從2007年的20.2%提升至去年的30.4%,意即1週運動3日、1日運動30分鐘、每分鐘心跳約130下之人數已有增加,而全臺各地亦經常舉辦運動賽事,並吸引許多民眾報名參加。
總統強調,他上任後特別要求國軍體能,除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及3,000公尺跑步等基本項目,亦希望渠等多參與民間所舉辦的運動賽事,如鐵人三項、路跑及跨海游泳等,以帶動國人運動風氣,日前即有一名女憲兵展現優異的體能成績,2分鐘約可做160下伏地挺身,顯見凡事「事在人為、有志竟成;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總統也指出,政府已補助地方政府興建國民運動中心,凡居住超過15萬人之都會區均可申請建造,並比照臺北市12座運動中心水準,目前已核定補助27座,日前新北市新莊國民運動中心落成後,半個月內即吸引10萬多人次,而臺北市運動中心每月平均亦吸引100萬人次前往;此外,政府亦在非都會區設立運動公園,現已補助41件興建計畫,其中34件及7件分別動工與規劃設計中,同時亦設置15座身心障礙運動休閒會館,期讓國人均能有場所運動。
展望未來,總統期許每位國民均能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進而打造健康生活與健康國家之目標。
包括「中華特奧代表團」團長白秀雄、副團長兼總領隊張群滿、總幹事張靜玉、教育部體育署署長何卓飛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