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2年01月06日
總統出席「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座談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臺北市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出席「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座談會」時強調,政府已針對年金制度改革辦理逾百場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並積極研擬解決方案,期能改革現行年金制度經費不足、行業不平及世代不均等缺失。
總統致詞時首先表示,教育是國家的重要根基,過去政府建立退撫制度的目的在保障教師退休生活,但我國時空環境在過去20年已出現重大轉變,包括軍公教退撫及勞保制度都產生收支不均的問題,加上臺灣人口的急遽老化與少子女化趨勢明顯,使得情況愈趨惡化。據經建會人口推估報告,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由目前11%增至民國149年的39%;15至64歲人口比率將由目前74%減至民國149年的51%,有鑒於此,我國年金制度之規劃必須改變。
總統談到,他於上(101)年11月21日邀集行政、立法及考試等三院院長共同商議年金制度改革議題時,已說明我國年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方式與方向。政府的目標是「減少虧損、永續經營」,策略則採「全面、務實、漸進、透明」,由行政院及考試院成立專責任務編組,並在本(1)月底前提出具體的改革方案。
總統進一步表示,行政院為推動我國年金制度改革規劃,去年10月就已邀集教育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國防部、行政院勞委會及行政院經建會等相關部會組成年金制度改革小組,並由江副院長宜樺擔任召集人,從「所得替代率、保險費率、給付條件、基金運用效率、政府責任」等五大面向切入,落實年金制度之公平性與合理性。
針對教育人員年金制度改革議題,總統指出,教育部、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以及國立大學等,也從上年12月起,在全臺北、中、南、東各地分別舉辦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各教師團體、各級公私立學校教育人員及退休人員參加,迄今已舉辦40場,計有1千5百人次參與。
總統強調,目前各部會舉辦座談會之目的主要係以「由下而上」方式聽取各方意見,並檢討現行年金制度的各項要素,尤其該制度因國內時空環境改變,存在經費不足、行業不平及世代不均等三大缺失,故政府應及早開始準備,俾有充分時間因應,進而達成年金制度財源充足、不同行業間取得平衡,以及下一代於年老時能獲得安全保障等目標。
包括教育部次長陳益興、銓敘部次長吳聰成、臺北市長郝龍斌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