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2月27日
總統與幼托團體座談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與幼托團體座談時強調,政府已提出一系列協助育嬰及教育的配套措施,未來將致力營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以提高國人結婚與生育意願,進而改善少子女化問題。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2月以來,他陸續邀請司法改革、新移民、婦女、青年、環保、體育、醫事、老人福利及觀光等公民團體舉行座談會,每次座談結束後,皆會根據會議結論採取行動或進行改革,例如與司法改革團體座談後,最高法院已廢除保密分案制度,並決定針對死刑上訴案件進行言詞辯論;新移民團體反映希望延長父母來臺探視的居留時間,一周後即落實於出入境政策中;而與醫事團體對談後,行政院現已完成醫療法第82條修正草案,限縮醫事人員的刑事責任,期改善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及急診部門的醫生荒;其他相關改革亦持續進行中。
  總統指出,臺灣少子女化問題嚴重,已名列全球出生率最低國家之一,此除受國人不婚與晚婚影響,亦與傳統習俗密切相關,例如民國98年適逢孤鸞年,出生人數僅19萬餘人;99年適逢虎年,出生人數減少至16萬人;今年係國人偏好的龍年,至11月底為止,新生兒人數為20萬8千餘人,全年預估將可突破22萬人。儘管我國人口出生率深受生肖影響,政府仍希望每年新生兒人數不低於18萬人,為此也提出相關配套措施與協助方案,以因應父母各式各樣的養育需求。
  總統舉例說,為提高國人結婚與生育意願,他上任以來提出一系列協助育嬰及教育的配套措施,包括安胎假、陪產假、育嬰假、0至2歲育兒津貼與保母托育費用,以及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以減輕年輕夫妻的托育負擔;此外,100學年起政府提供全體5歲幼兒免學費之學前教育,未來將視國家整體財政情形,研議免學費政策向下延伸。
  總統強調,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成員,其誕生為父母帶來無數歡樂,政府則有責任讓所有幼童獲得妥適照顧,今日邀集幼托團體舉行座談,即為探討相關托育政策,期盼為家長建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進而改善少子女化的問題。
  隨後,與會者分別針對「育兒津貼政策檢討與精進」及「拓展優質平價托育服務」兩大議題交換意見。
  總統在聽取與彙整各代表意見後,亦針對會議討論議題做出裁示。首先,針對育兒津貼政策檢討改進部分,總統表示,根據調查,目前幼兒養育型態仍以父母、祖父母之家庭照顧為主,比例約占88%,保母以及其他照顧方式約占12%,爰此,政府除應支持並協助家庭育兒外,更應提供喘息服務或擴大育嬰假補助等方式來分擔家長壓力,並優先以0至6歲之幼兒福利為考量擬定各項幼兒政策。其次,因現行之幼兒照顧仍係以家庭照顧為原則,其他方式為例外,故「公共托育服務」之角色定位應為輔助,而非取代家庭照顧,惟仍應兼顧品質與安全,因此,公辦民營托嬰中心之設置地點應考量區位及便利性。第三,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之社福部門應整合民間資源,且各項社會福利措施之補助,應優先以中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為主,俟政府財政充裕後再全面性實施。第四,有關祖父母參加126小時保母專業訓練課程,方可領取托育補助一節,請內政部重新審慎評估相關時數之規定,藉此協助家庭育兒,強化家庭照顧方式。第五,利用閒置空間設置托育中心等節,由教育部、內政部及財政部等相關單位進行全盤性地調查及妥善規劃使用,以避免資源浪費。
  包括「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林月琴、「財團法人兒童福利聯盟」主任姚秀慧、「臺北市私立吉利幼兒園」園長柯秋桂、「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組員暨家長代表沈君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學系」教授楊金寶、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及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等均出席是項座談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