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2月18日
總統接見第二屆「臺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與會學者
  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來臺參加「中華經濟研究院」及美國傳統基金會主辦之第二屆「臺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與會學者,除歡迎訪賓來臺,也與訪賓針對臺美、臺日關係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4年多前上任以來,即積極改善兩岸關係,同時恢復與美、日高層間之互信,以期促進臺海及東亞和平;因此,我「中華經濟研究院」及美國「傳統基金會」主辦此次會議,極具意義。
  總統向訪賓說明,我政府希望與中國大陸維持和平的關係、與日本維持友好關係,並與美國達致密切的安全與經濟關係。今年10月底美國遭逢珊迪風災,我政府捐助130萬美元協助賑災,去年日本311震災,我政府與人民總計捐助超過2億美元;而在我國歷經921地震及八八水災時,美日兩國亦曾對我施予援手,顯示臺美日三方關係之深厚。
  針對臺美關係,總統指出,我國與美國於1979年斷交之後,雙方透過「臺灣關係法」維持密切關係,而他上任後,對美政策首重互信,去年11月美國務卿柯琳頓亦公開宣示「臺灣是美國重要之安全及經濟夥伴」。事實上,過去4年美方宣布對我軍售之總金額高達183億美元,係過去幾十年來數量最高,而且不論是共和黨或民主黨的總統皆支持此一作法。今年11月1日起,臺灣正式成為美國「免簽證計畫」(VWP)參與國,是該計畫37個參與國家唯一與美國無正式邦交者,不僅使我赴美民眾獲得極大便利,相信亦有助於彌補臺美貿易逆差。
  總統談及,去年臺美雙邊貿易總額約達672億美元,美國係我第3大貿易夥伴,同時,臺灣為美國農產品第6大消費國,倘以人均消費額計算,更是美國農產品第2大消費國。此外,今年7月我方已透過修法方式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也希望雙方能儘快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讓彼此的經貿關係得以向前邁進。
  談及臺日關係,總統表示,去年日本為我第2大貿易夥伴,臺灣則為日本第4大貿易夥伴,而除了中國大陸,日本是最受國人喜愛的旅遊地區之一;根據統計,每年我訪日觀光客約120萬人次,與日人訪華之人次相當。
  此外,針對臺日交流成果,總統指出,「臺日投資保障協議」簽署後,日本來臺投資已顯著增加,而雙方簽署「開放天空協議」後,不但航點增加了90%,航班也增加了45%,兩國間航線、航點等限制幾乎全面取消,在兩國航空史上皆屬空前現象。
  在文化交流方面,總統強調,經過雙方共同努力,日本國會去年已通過《海外美術品等公開促進法》,排除我故宮文物赴日展覽的障礙,預計於民國103年赴日展出,相信此舉對於兩國文化交流與雙方藝文界人士之互動,極有助益。
  談及臺海情勢,總統指出,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使兩岸關係在過去4年有了非常歷史性的發展。
  總統並重申,在我國發展與美、日經貿關係的同時,亦希望能有機會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讓臺灣進一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另針對釣魚臺列嶼議題所引發之爭議,總統並呼籲各界重視我方所提出之「東海和平倡議」,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避免情勢進一步惡化。
  訪賓一行包括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門(Walter Lohman)、前美國貿易代表署顧問鮑菲爾(Claude Barfield)、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附屬研究員包士可(Joseph A.Bosco)及富比士網站與世界事務期刊部落格之專欄作家章家敦及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顧問諮詢研究官川崎研一等人,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柯森耀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袁健生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