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國際獅子會300A1區」內閣暨領導幹部,高度肯定該會發揚公益精神及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獅子會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際社團,參與國家有209個,會員人數135萬人,在臺灣大約有4萬名獅友,以「We Serve」的獅子精神,從事各項社會服務,足跡遍及大街小巷及窮鄉僻壤,其中LCIF國際基金會,早已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最重要的社會服務主辦單位,而「國際獅子會300A1區」今年捐獻LCIF基金達320個單位,更突破歷年紀錄,貢獻卓著。
總統指出,國際獅子會長期推動植樹、反毒及捐血等公益活動,長年來已捐贈多輛捐血車及運血車,不僅有助國人參與捐血活動,更成就我國民捐血率達到8.13%,位居全球第一。
總統提到,政府4年多前提出「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之發展策略, 2年前與我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即是基於這項戰略思考,期吸引更多國家樂意與我國簽訂相關合作協議。事實證明,此一策略方向非常正確,例如我國於去年順利與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簽署《臺日投資保障協議》,今年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亦已同意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預備工作,未來更可望能與紐西蘭及新加坡成功洽簽經濟合作協議。
總統說,目前我國透過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議所涵蓋的商品還不到所有出口商品的5%,相較日本的17%、韓國35%及新加坡70%,我國經濟自由化程度明顯落後,政府將努力鬆綁相關法令,並持續協助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三業四化」等相關措施,俾利企業研發創新、自創品牌及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期能有效改善我國經貿環境,並藉以提高薪資水準。
總統談及,目前經濟部已結合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國內大專院校,共同規劃「十項基礎工業技術」,包括顯示與照明、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通訊系統等基礎技術,期能從基礎札根,導引我國產業成功轉型成關鍵元件及精密儀器製造者的角色。
總統重申,根據「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5月公布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59個受評國家中,我國總排名第7;「世界經濟論壇」(WEF)9月所發布的2012年《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居全球第13;「世界銀行」(WB)發布的《2013經商環境報告》,我國經商便利度為全球第16名,比去年進步9名,更比2008年的61名進步45名。此外,《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關係機構EIU日前關於「生在哪裏最幸福」的世界評比,我國在80個受評國家中排名第14。上述各項國際評比均顯示我國整體表現不俗,因此我們更應掌握機會向前邁進。
總統強調,關於年金制度改革議題,政府必以符合公平正義、永續經營,以及讓所有受雇者均可獲得妥適照顧為目標,規劃全盤改革方案。
最後,總統籲請國際獅子會所有獅友與政府共同努力,拚福利也拚經濟,期使明年經濟成長率達到3.8%,進一步超越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的3.15%。
訪賓一行由「國際獅子會300A1區」莊永彰總裁伉儷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