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2月14日
總統出席「NGO國民大會II--改變臺灣的力量暨公益組織望年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陽明山中山樓出席「NGO國民大會II--改變臺灣的力量暨公益組織望年會」,對所有公益團體長期以來扮演守護臺灣的重要角色,表達肯定與感佩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個人10多年前即開始擔任「聯合勸募協會」名譽理事長,非常瞭解公益團體對臺灣社會的貢獻。事實上,臺灣經過多年發展,已從「愛心的輸入國」變成「愛心的輸出國」,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推估,臺灣民眾的公益捐款每年高達400億元以上。
  總統指出,英國智庫Legatum Institute最近公布2012年最新「全球繁榮指數」,臺灣排名第20名,其中社會資本的項目排名24,指標包括42.8%的臺灣人有捐款習慣、16%的人有擔任志工的經驗,雖就全球平均從事志工人口的比例19%而言,我們還有一些差距,但與早期統計的6%相比,已成長了2倍以上。總統並以他上任後透過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辦理的「區域和平志工團」為例,說明迄今共有1,000多個志工團隊、72萬人加入此一行列,顯示我國志工人口比例已有大幅成長。
  談及臺灣公益團體的具體貢獻,總統說,例如在「董氏基金會」長期推動反菸的努力下,我國成年男性抽菸的比例已顯著降低,我行政院衛生署長赴「世界衛生組織」(WHO)開會,除報告我健保成就外,反菸亦是其中一個主題,顯示我反菸成果已獲世界重視;而「醫療改革基金會」積極推動醫療體系的改革,為瞭解民眾對領藥時的說明是否清楚,該基金會還以摸彩方式蒐集藥袋,並進行統計分析;「臺灣展翅協會」(原「臺灣終止童妓協會」)等單位多年來則致力於防制兒童少年遭受商業性剝削,並推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立法,目前違法的數字約為10年前的十分之一;此外,「海棠基金會」也提供公益組織各個層面管理人才的培訓,對於提升公益組織的效能極具助益。
  總統強調,公益團體的蓬勃發展,已使得我國越來越邁向公民社會,期許公益團體能持續與政府單位合作,讓社會資源能夠「合理分配、嚴厲監督」;未來,臺灣仍將扮演「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讓「正直、善良、勤奮、誠信、進取、包容」的核心價值充分發揮。
  包括「海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朱鳳芝及總統府國策顧問馮燕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