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2月12日
總統接見「101年度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獲獎人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101年度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獲獎人,對「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及所有獲獎人發揚志工精神及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表達肯定與感佩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好人好事表揚運動起源於民國47年,迄今已辦理54年,歷年來接受全國表揚者已有3,231人,今年共有32位獲獎者,舉辦此一表揚活動,對端正社會風氣及增益社會教育均有貢獻,殊值肯定。
  總統指出,「行善可以低調,但揚善不可以低調」,因藉由褒獎善行義舉,不僅可發揚社會光明面,亦可帶動社會各界共襄盛舉;例如家喻戶曉的臺東菜販陳樹菊女士,早已默默行善多年,惟經過國際傳媒報導之後,更令眾人紛紛效尤;又如拾金不昧的義行,同樣在經由媒體報導之後即形成一股良善的社會風氣。由此可見,善心是具有感染力的。
  總統提到,今年榮獲《富比士雜誌》推崇為「亞洲行善英雄」的趙文正先生,以擔任工廠清潔工及撿拾資源回收為生,月收入不足2萬元,卻仍能認養13位臺灣及國外貧童,30年來捐助的善款超過400萬元。目前我國人總共認養超過30萬名兒童,其中海外約有23萬名,確實是項難得的紀錄。
  總統說,美國青年當年在甘廼迪總統「莫問國家能為我做什麼,且問我能為國家做什麼」的號召下,踴躍參與「和平志工」(Peace Corps Volunteer),因此4年多前他參選總統時,特別提出成立「區域和平志工團」的構想,在行政院青輔會的努力下,迄今已成立14個志工中心及6所志工大學,共有一千多個志工團隊、72萬青年朋友投入志工行列,相信透過擔任志工的體驗,將促使年輕人迅速成長蛻變,自利利人。
  總統進一步指出,他日前拜訪國立中山大學退休教授余光中夫婦,師母范我存女士高齡81歲,憑著對美術的熱愛及專長,每週三固定至高雄美術館擔任導覽志工,16年來如一日,風雨無阻,且時常漏夜埋首於圖書館及自家藏書中準備導覽資料,這股奉獻精神令人感佩。
  總統強調,「善良」、「正直」、「誠信」、「勤奮」、「進取」及「包容」是臺灣人民的傳統特質及核心價值,希望好人好事運動持續發揮分享及奉獻的精神,再接再厲,政府會與人民共同努力,建設我國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訪賓一行由「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郭志龍帶領、內政部次長簡太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