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2月10日
總統出席「2012年世界人權日」開幕式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新北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白鴿廣場出席「2012年世界人權日」開幕式,除重申政府會持續以「將心比心」及更謙卑的態度面對歷史真相,撫平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傷痛外,並期許國人彼此尊重、相互包容,讓臺灣人權繼續向前邁進。
總統致詞時表示,自他擔任法務部長以來,「人權」即係渠最重視之議題,兩年前他曾參加「景美看守所與白色恐怖」特展開幕活動,今日亦第四度造訪「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此外,去年文化部以籌備處形式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均證明政府願意面對歷史及重視人權絕非口號,而他的承諾定會做到。
總統指出,過去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造成許多冤、假與錯案,讓部分有理想及美好前程的青年菁英被捕入獄,每位政治受難者之遭遇雖不盡相同,但身心卻同時承受這段歷史的煎熬,每次他聽聞此等遇難故事,內心都充滿歉疚,並深知再多的道歉都不足以彌補。而舉辦人權紀念日活動,即為提醒國人須從歷史錯誤中記取教訓,勿重蹈覆轍,並讓後世子孫認識這段歷史,進而更珍惜臺灣目前所擁有的人權保障社會,不辜負所有受難者對人權的堅持與犧牲。
總統進一步表示,政府近年來已透過「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發放約新臺幣194億元之補償金;且截至今日止,亦頒發3,963件回復名譽證書,並經由檔案管理局整理,返還93位政治受難者遺書。這些數字雖無法衡量所有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所失去及付出的,但我們唯有將心比心對待,並以更謙卑的態度面對歷史真相,才是負責任的作為。
總統也對在場表達不同意見之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說明,人權、民主、自由及法治等價值,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彼此尊重、相互包容」,若政府目前推動自由及人權保障等工作仍有不足之處,我們願意檢討與改進,同時亦希望大家秉持包容及相互尊重的態度,這才是臺灣人權向前發展的重要觀念;否則此一觀念若未能建立,我們將無法真正落實人權,臺灣亦無法成為人權國家。展望未來,總統期盼臺灣能邁向更公平與自由的人權社會,全體國人之人權均能依法受到充分保障。
隨後,總統亦頒發感謝狀予顏世鴻、呂洪淑女(呂國民遺孀)、劉辰旦、黃廣海、涂炳榔及陳孟和等多名捐贈文物之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並由文化部長龍應台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人陪同參觀會展及渠等捐贈之畫作及家書手稿等。
包括「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董事長林政則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廖繼斌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