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1月26日
總統接見美國國家勞資關係委員會(NLRB)、聯邦調解調停署(FMCS)暨各州勞工廳長訪華團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國家勞資關係委員會(NLRB)、聯邦調解調停署(FMCS)暨各州勞工廳長訪華團,除重申政府積極提升勞工權益、推動勞動政策等各項措施,並期盼訪賓持續協助加強臺美雙邊勞工議題之交流合作。
總統致詞時表示,我政府一向極為重視勞工權益,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時,即提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使臺灣得以克服挑戰,振興經濟,期間除政府與人民團結一心、努力打拚外,勞工朋友對國家的貢獻更是不可磨滅。
總統指出,我政府在2010年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即是希望逐步將臺灣從目前的「效率驅動經濟」轉型成為「創新驅動經濟」,期透過不斷創新及品牌創造等方式,進行產業結構之調整,俾提升勞工薪資之成長幅度。
總統說,他上任4年多來,政府在改善勞工權益方面成果顯著,包括2009年設立「勞工權益基金」,輔助勞工訴訟及補助訴訟期間生活費,截至今年10月底止,提出訴訟扶助之申請共有2萬餘件,准予扶助計9,000餘件,累計至目前計有4,000餘件已結案,其中8成之判決結果係對勞工有利,已為勞工爭取到新臺幣9億1,848萬餘元(約3,155萬美元)的權益。
總統進一步談到,政府亦在2009年開辦「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讓勞工育嬰之需求獲得保障,截至101年9月底止,受惠人數共有14萬2千餘人,總計金額為新臺幣119億2千萬餘元(約4億9百萬美元)。
總統強調,2009年開辦之「勞保年金」制度,使得目前勞工退休金加勞保年金合計達勞工退休基本生活所得替代率之70%,然而隨著少子化及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現行年金制度也面臨「經費不足、行業不平、世代不均」等挑戰;目前刻由相關權責單位成立專責任務編組,就相關議題進行規劃,除將聽取社會各界之意見、全面進行檢討外,並於近期提出務實可行之改革方案,俾保障受僱者之權益,讓年金制度能永續經營。
總統認為,去年5月1日政府施行之「勞動三法」-《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及《勞資爭議處理法》,亦彰顯我國勞工史上劃時代的意義,透過新法促進工會組織自由化,更進一步保障了我國勞工權益。此外,為提升勞動生活品質及尊嚴勞動,建構完善之基礎架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未來亦將升格為勞動部,以加強勞工政策之推動與服務。
針對臺美勞動合作,總統表示,我國自2001年起加入美國勞工官員協會,定期參與該協會年會活動,積極促進與美國聯邦勞工官員及各州勞工廳長之聯繫,使美方能瞭解臺灣勞動情勢之發展。此外,我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每年皆邀請美國聯邦調解調停署之人員來華擔任課程講座,分享經驗,對臺美各級勞工行政部門之互動,具有正面意義,殊值肯定。
總統進一步指出,臺美兩國除共享自由、人權、民主等核心價值之基礎,在反恐、經貿、司法、能源、環保及勞工等廣泛議題上亦緊密合作。自本年11月1日起,我國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VWP),象徵兩國政府與人民之關係,邁向百年來重要之里程碑。未來盼美國能繼續支持我國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之參與,亦盼與會者能適時協助我參與「國際勞工組織」(ILO),及加強雙邊勞工議題之交流合作。
訪賓一行包括美國國家勞資關係委員會理事主席皮爾斯(Mark G. Pearce)、法律總顧問所羅門(Lafe E. Solomon)、聯邦調解調停署副署長貝克(Allison Beck)及美國勞工官員協會主席瑞伯曼(Lawrence G. Rebman)等人,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潘世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楊永明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