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1月16日
總統接見我國參加「2012年國際暨亞洲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代表團成員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我國參加「2012年國際暨亞洲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代表團成員,恭賀並肯定獲獎學生的優異表現。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是國際最具規模的中學生學術國際競賽,2012年亞太數學、亞洲物理、國際數學、國際物理、國際化學、國際生物、國際資訊及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已分別於5月至10月間陸續舉行完畢,我國參賽學生獲取22金12銀6銅及5面榮譽獎,共計45面獎牌,得牌率100%,表現卓越,令人欣喜。
  總統指出,日前由愛沙尼亞主辦的第43屆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我國5名學生全數獲得金牌,在82個參賽國、378名學生中,團體平均排名獲得世界第二;由阿根廷主辦的第6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我國學生榮獲3金1銀,國際排名蟬聯6屆世界第一;此外,在美國主辦的第4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中,我們獲得3金1銀,在72個參賽國、284名參賽學生中,國際排名第2名,相較於2011年,我國的國際排名進步6名。
  總統說,我國學生在國際競賽中屢獲佳績,顯示我中等學校科學教育工作基礎紮實,亦呼應「世界銀行」(WB)公布的《全球知識經濟指數》(Knowledge Economy Index)報告,我國在146個受評國家中名列第13,是亞洲第一,超越香港的第18名、日本的第22名、新加坡的第23名,以及韓國的第29名,特別在「教育領域」項目,我國排名全球第8,是所有分類項目中表現最佳的,足證我國教育基礎完善優良,學生素質足以與世界先進國家並駕其驅。
  總統談及,數十年來臺灣的經濟成長,與科技進步發展密切相關,而科技人才的培育,影響臺灣經濟發展甚鉅,尤其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科學與技術扮演的角色更甚以往,科技應用與學術研究人才之培育,仍將是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我國學生歷年持續參與國際科學競賽、積極爭取國際競賽主辦權,均有助於國家科學整體發展。
  總統提到,我國內生產毛額(GDP)70%仰賴對外貿易,顯示我國產品具有競爭力且深受世界各國喜愛,但可惜許多產品的主要零組件仍然來自國外;此外,即使國人的研發創新成果豐碩,但每年卻仍須花費50多億美元向國外購買專利。由此可見,如何將國人的發明及專利「產業化」,實是政府各相關部會所必須克服的重要課題。同時,近2年來政府已結合工研院及國內大專院校共同規劃「十項基礎工業技術」,選定「顯示與照明」、「全電化都會運輸系統」、「半導體製程設備」、「高階醫療器材」、「通訊系統」等十項基礎技術做為先期推動之努力方向。
  總統並鼓勵我國留學生於完成學業後,或可先以國外的先進設備及研究環境,多歷練一段時間,獲取兼具研究及實務的寶貴經驗後再返國,相信如此一來必可發揮更大成效,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亦將愈為顯著。近年來,國內大學紛與世界一流學府簽訂合作計畫,派遣學生至國外攻讀博士或進行博士後研究,亦是基於此一理念。政府推動12年國教政策,即是要達成兼顧「優質化」及「均質化」的目標,讓每位學生均可獲致更多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訪賓一行36人由教育部長蔣偉寧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