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1月09日
總統出席「2012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開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陪同,出席「2012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開幕典禮,重申他將續以「榮耀客家,藏富客庄」做為政府推動客家事務的施政主軸,並向國際社會推廣傳承客家文化,打造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新都」。
  總統致詞時首先以客語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客語社團代表,並表示,身為客家子弟,他深知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在競選臺北市長期間,最早提出設立客家事務專責機構,後來中央政府和部分縣市亦陸續推動成立。目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之組織不但擴大,其人員編制、經費預算亦增編,在在顯示政府對客家事務之重視。
  總統指出,他上任之後,進一步制定全球第一部以客家族群為規範主體的法典《客家基本法》,並依此法在國家考試新增「客家事務行政」類科,以保障客家族群的權益;此外,根據《世界語言大全》(Ethnologue,2009年出版)所列資料,全球客語人口約有3千萬人,為傳承客家母語,政府推動建立客語薪傳師制度,並在客家人口達一定數量的鄉鎮市將客語列為「公事語言」,以獎勵客語家庭,另又推動客語認證,公告認證多達69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政府亦選定最具客家文化特色的「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類此施政均在彰顯客家族群對臺灣文化的貢獻。
  總統強調,政府推廣客家文化,並不限於客家族群,他以喜愛客家山歌的閩南人參加「木柵客語山歌班」為例,說明客家文化超越了族群及地域因素,值得保存與重視。而在國際推廣方面,政府亦積極發展具客家特色之產業,例如,辦理客家特色商品展售會、提供客家商品業者與國外通路商媒合機會,完成「Hakka TAIWAN」、「客家美食 HAKKA FOOD」商標之註冊登記等新產業政策,藉以提升商品之能見度,進一步推廣客家文化與精神。
  總統表示,臺灣兩大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已全面開放。其中,南部屏東六堆園區在去年10月正式啟用後,參觀人數迄今已達170萬人次;北部苗栗園區在今年5月完工開園,參觀人數亦達80 萬人次。此兩大園區除提供國人休閒去處,對保存傳統客庄文化亦極具貢獻。
  總統說,他上任以來,除與原有23個邦交國維持深厚邦誼,與其他非邦交國之關係亦大幅改善提昇。例如,11月1日美國對我免簽證計畫(VWP)正式生效之後,給予我國人免簽或落地簽待遇之國家與地區,已從2008年時的54個增至129個,使得我國公民常去的國家與地區中,近98%已享有免簽或落地簽待遇,不僅節省國人時間及旅遊經費,亦代表我國受到世界各國肯定與尊敬。總統也希望此等旅遊之便利性,能帶動海外客家鄉親回到臺灣客家庄作客,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