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31日
總統出席第16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下午出席第16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對今年李錫奇、林良、唐美雲、賴碧霞及謝英俊等5位得獎人在相關藝文領域的傑出貢獻,表達肯定與推崇之意。
  總統致詞時首先介紹5位得獎人的重要事蹟:
  藝術家李錫奇為國策顧問,渠出生於戰地金門,1958年組織「現代版畫會」,1963年正式加入「東方畫會」,成為該會重要成員之一,近年渠並積極推動兩岸藝文交流,卓有貢獻。
  作家林良以「子敏」為筆名所撰寫的《小太陽》係好幾代臺灣兒童所閱讀的重要作品,並曾在《國語日報》服務多年,貢獻有目共賭,得獎實至名歸。
  表演藝術家唐美雲1988年創立「唐美雲歌仔戲團」後,每年皆推陳出新,製作年度精緻大戲,使我國的歌仔戲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地方戲曲,並納入生活素材,具備與時俱進的特色。
  表演藝術家賴碧霞長年投入客家文化,所製作的客家山歌,不論是歌詞、歌曲皆膾炙人口,渠對保存客家文化貢獻卓著,早已化身為客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建築師謝英俊投入「八八水災」災後重建工作,尤其在原住民建築方面,提供許多寶貴建議予重建會,2011年並獲頒美國Carry Stone基金會「年度建築設計獎」,本次獲獎係肯定彼透過專業協助弱勢的人文情懷。
  針對文化部預算編列議題,總統說,文化部甫於今年成立,納入前新聞局及其他機關之部分業務,儘管預算已超過新臺幣100億元,較過去的文建會時期增加不少,不過猶有成長空間,政府會繼續努力。
  總統也提及,他日前接見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Jack Lang),渠在擔任文化部長任內,曾推動過「大羅浮宮計畫」及國家圖書館等幾項舉世聞名的文化工程,渠亦稱許臺灣具有原創性與熱情,很適合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總統強調,他在兩年前曾提出「文化興國」的願景,也深信「工程可以使城市變大,但只有文化才能讓城市變偉大」,只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必能朝向「國際化、本土化、雲端化、產值化」的目標邁進。
  包括「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文化部次長林金田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