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23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紳士協會」第10屆全體理監事及總會幹部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中華民國紳士協會」第10屆全體理監事及總會幹部,高度肯定該會發揚志工精神及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20年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試辦第1期紳士學苑,推動「終身學習」理念,當時參加的學員深感獲益良多,因此熱心推動成立「中華民國紳士協會」,該會多年來積極籌辦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其中包括承辦全國弱勢母親頒獎典禮、辦理浩然敬老院長期長輩奉養服務、宣導紫絲帶防家暴活動、推廣單親爸爸關懷服務專線及家庭志工等,成效良好,連續第10次榮獲內政部全國社會團體工作評鑑優等獎,深獲政府及社會各界肯定。
總統指出,國人從事公益活動、擔任志工的人數逐年增加,例如:民國98年7月在高雄市舉辦的「世界運動會」,約有2千名志工投入參與;同年9月在臺北市舉辦的「聽障奧運會」,吸引為數更多的志工踴躍投入;99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期半年,更有超過2萬名志工共襄盛舉。志工運動在我國蓬勃發展,估計目前國內志工人數已超過百萬人。此外,我國人捐血比例達8.13%,居世界之冠,在東方國家普遍存有「捐血傷元氣」的迷思下,臺灣卻能達至如此高比例捐血情形,誠屬難能可貴。
總統談及,他10月20日赴屏東訪視57歲的捐血達人郭福利,渠28年來計捐血485次,而臺灣的「捐血狀元」則是臺南的張國森,捐血近1,600次,為避免發生因進入疫區國家而遭限制捐血一年的情況,渠甚至決定長期不出國,真是熱情感人,同時也為國人破除迷思,證明捐血其實可促進新陳代謝,對人體健康有益。
總統也提到,20年前他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時,當時登記號碼約為2萬多號,至今已增至60多萬號,顯見諸如此類的愛心活動早已在臺灣蔚為風氣。此外,目前國人共認養逾30萬名兒童,其中海外約有23萬名,占我國人口比例1%;日本去年發生311大地震,國人亦踴躍提供各項協助,無論是擔任志工、組織救難團隊或捐贈物資等均不落人後,臺灣捐贈物資超過500噸,民間善款捐贈約200億日圓(約新臺幣66億元),居世界第一,令日本國民感謝不已;在99年海地大地震發生後,我國救難隊於12小時內即整裝出發,最早抵達災區並成功達成救援任務,許多救助人員甚且留守至今,協助當地的衛生教育與職業訓練,並開闢適宜居住的新城鎮及興建200間永久屋,上述種種作為皆證明國人的愛心展現誠可謂無遠弗界,臺灣已成功扮演「人道救援者」角色。
總統說,他常在許多場合推廣「分享哲學」,例如:做志工,是與別人分享精力和時間;捐錢,是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財產;捐血,是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健康;捐器官和大體,是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生命。
總統強調,由於臺灣人民的高素質及好形象,促使給予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與地區,已增加至目前的129個,亦使我國成為全球第37個獲得美國免簽待遇的國家,係獲得美國此待遇的唯一非邦交國,這證明我國人民素養以及護照防偽科技均獲得高度肯定,同時也讓國人出訪時能獲得更多便利與尊重;期盼「中華民國紳士協會」持續發揮分享與奉獻的精神,再接再厲。
訪賓一行由「中華民國紳士協會」理事長廖茂己帶領,內政部次長曾中明、臺北市議員賴素如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