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19日
總統與關懷老人福利團體座談會
  馬英九總統下午在總統府與關懷老人福利團體座談時指出,政府已把「人口問題」當成「國安問題」處理,對於人口老化現象,國人毋須悲觀看待,政府會預做整體規畫,創造對老年人更友善、更安心的社會。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去年總統大選期間,他曾承諾連任後每月將針對公共政策議題與各領域公民團體進行討論,從2月迄今,已與司法改革、新移民、婦女、青年、環保、體育及醫事等7個公民團體舉行座談會,今天特別針對關懷老人福利議題邀集各界人士共同討論。
  總統強調,上述座談會不僅是聆聽與會者意見,或進行討論而已,相關具可行性的建議都會變成政府政策,甚至部分提議已由政府付諸實現。政府亦將持續追蹤各公民團體之建言,讓政府政策可以推行得更好、更符合人民的需要。
  總統談及,目前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占總人口的11%,預計13年後(2025年)將增加至20%,亦即老年人口將由現在的250萬人,倍增到500萬人,但國人毋須過度憂心,相信只要妥善規劃、做好準備,必可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到來。
  總統表示,目前全臺灣老人福利機構已有1,051家,提供約5萬個床位,若再配合護理之家所提供約3.3萬個床位,床位總體數量已可滿足目前國內老年人口的需求,惟部分床位之使用率僅約70%,致部分縣市有供過於求之現象。總統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部分縣市發生分配不均之現象,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改善。
  總統強調,政府目前朝「活力老化,健康老化」方向去落實政策,具體措施諸如教育部所推行之「樂齡中心」等。政府已把「人口問題」當成「國安問題」處理,但對於人口老化現象,國人毋須悲觀看待,政府將預做整體規畫,創造對老年人更友善、更安心的社會。
  包括「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臺灣高齡服務管理學會」理事長詹火生、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呂寶靜、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吳淑瓊均參與今天的座談會。會中分別針對「我國長期照顧服務體系之發展」、「提昇公共服務,強化現有機制,營造活力老化之高齡友善社會」及「鼓勵老人社會參與及健康促進方案」等三大議題提出意見。同時,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內政部次長曾中明、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交通部次長陳建宇、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以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等相關部會代表亦在座聽取意見,並回覆提問,展現政府跨部會解決此項議題之決心。
  總統在聽取及彙整各團體意見後,針對今日討論之議題做出裁示。首先,針對長期照顧服務之支付制度,應以「實物給付」為原則、「現金給付」為例外;其次,應加強高齡者的居家服務工作,並由行政院勞委會研議相關人才培訓事宜;第三,我國目前失智症患者約18萬至20萬人,應建立失智症照顧服務網絡,除強化篩檢方法,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並研議相關配套措施及增置照護空間;第四,有關籌設「高齡化政策研究中心」事宜,將交由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進行研議。
  針對運用國內各地閒置空間,設置「老人服務中心」議題,總統表示,由於各縣市政府財政狀況不一,宜加強利用現有空間,並考量老年人口需求,提供綜合式服務,例如他擔任臺北市長任內,即在轄內各行政區籌設市民運動中心,並開放公益時段供高齡者使用,效果非常顯著。針對鼓勵老人參與公共事務議題,則可效法高雄市長青中心,培養銀髮志工,讓高齡者積極參與公共服務;此外,針對延緩老人失能之健康促進方案,根據哈佛大學副教授John Ratey研究顯示,運動有助於活化大腦,因此行政院體委會可籌辦高齡者運動大會,透過簡單活動方式,讓老人保持適當運動,進而讓大腦持續活化。
  總統最後強調,每次座談會後,政府均會針對會中討論事項進行追蹤管考,例如2月份與司法團體座談,與會人士建議廢除最高法院保密分案制度,政府於4月16日即具體實施該項制度;新移民團體要求雙親來臺探視時間增至90天,會後一週亦實現該承諾;4月份婦女團體希望政府全額補助受暴婦女就業及職訓費用,並發放生活津貼,政府於9月13日亦達成該項訴求;5月份青年團體希望政府啟動「創業貸款計畫」,政府於8月份就付諸實施。以上均展現政府傾聽民間團體心聲的用心與成效。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