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19日
總統接見國際獅子會300B2區領導幹部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國際獅子會300B2區領導幹部,除推崇該會對臺灣公益活動的長期貢獻,並期盼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再創經濟成長。
總統致詞時表示,獅子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性社團,獅友超過150萬人,臺灣的獅友人數亦達3萬7千多人,係國內四大社團之一。該會長期從事慈善活動,公益形象深植人心,全臺各角落都可見到該會捐贈的牌樓與紀念鐘等公益設施,尤其該會曾捐贈多部捐血車及血液運送車,鼓勵民眾就近捐血,對我國捐血人口達總人口數的8%,助益良多。
針對經濟議題,總統指出,今年以來,國際經濟情勢嚴峻,不亞於4年前的金融海嘯,臺灣因屬淺碟型經濟,國內生產毛額(GDP)七成仰賴出口,一旦歐美市場需求減少,即受到影響。然而,總統強調,我國歷經石油危機與亞洲金融風暴,皆能靈活應對,將傷害降到最低,此次政府亦將與民間攜手合作,一方面因應短期危機,同時推動中長期改革方案。
總統表示,「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2012年最新「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臺灣投資環境排名居全球第4名,政府將持續投資大型公共建設,例如投資金額達2兆3千億元的「桃園航空城」計畫,在他上任後,即開始修築國道高速公路五楊段、翻修第一航廈並興建第三航廈,以因應逐年增加的來臺觀光客,相信「桃園航空城」完工後,定不遜色於韓、港及新加坡。
總統進一步表示,在東臺灣,政府除了積極建設「蘇花改」和拓寬南迴公路外,明年初開始,臺鐵136個可提升速度的傾斜式車廂將陸續上線,俟明年底花東鐵路電氣化與瓶頸段雙軌化工程完成後,從臺東到臺北只要三個半小時,未來東臺灣就能加入全臺一日生活圈。在南臺灣,政府推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之一將落腳高雄,與目前的自由貿易港區合併,以提高效率,增加臺灣的競爭力。此外,有鑑於中國大陸投資環境轉變,政府將鎖定發展國際品牌、在產業鏈居關鍵地位、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且達一定投資門檻的臺商,提供放寬外勞聘僱比率等措施,期能鼓勵臺商回臺投資。
總統重申,臺灣未來應發展成為關鍵元件和精密設備的提供者,並研發具有智慧功能和特殊優勢的精密設備,產業才不會為他國所輕易取代;同時,我們要發展各種服務業的創新營運模式,以在國際市場競爭,並創造就業機會;此外,我國觀光業成長迅速,今年外國來臺旅客可望突破700萬人次,與觀光相關的投資也應增加,以提高我國觀光品質。
在經貿合作方面,總統談及,政府持續推動與國際接軌的「全球化」經濟,除與中國大陸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續協商刻正進行,與新加坡、紐西蘭洽談的經濟合作協議也進展順利;政府亦將持續尋求與美國、歐盟等其他國家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以協助企業公平競爭,開展全球經濟布局。
總統也提到,在政府與國人努力下,目前我國已獲包括美國在內的129個國家及地區給予我國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證明政府施政方向正確,國民素質亦獲肯定。
最後,總統向訪賓強調,儘管當前經濟情勢嚴峻,但國人不必過度悲觀,政府有因應經濟問題的豐富經驗,定能克服難關,再創經濟成長。
訪賓一行129人由「國際獅子會」300B2區總監陳美雲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