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17日
總統出席「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101年10月份例會暨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第五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
  馬英九總統午間出席「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101年10月份例會暨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第五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向工商業界詳盡說明政府未來「改造產業結構,提高所得水準」及「排除投資障礙,擴大就業機會」等經濟應變作為。
  針對「改造產業結構,提高所得水準」部分,總統致詞時指出,為協助業者發展關鍵技術,政府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預計 3 年內可帶動 1,000 億元的投資及 10,000 人的就業機會。此外,我國機械產業已有良好基礎,過去3年平均成長率超過 29%,2011年產值已高達9,920億元,預期 2013 年產值可達新臺幣1兆元以上,因此,政府將持續研擬相關措施,期能協助廠商研發具有智慧功能及特殊優勢的精密機械設備。
  至於服務業方面,總統認為,我們應積極運用電子商務跨境行銷,協助具國際競爭力之服務業建立海外據點,期能打造臺灣成為服務業創新模式的開發者
  在提振景氣部分,總統指出,政府刻正積極推動「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並持續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經濟合作相關協議。同時,政府也積極推動產業對外合作及進行全球招商,以經濟部日前舉辦的全球招商大會為例,共計有61家外商、預計投資1,226億元,未來3年內可望有850億元資金投入,並創造7,500個就業機會。
  就「排除投資障礙,擴大就業機會」部分,總統指出,政府刻正於北、中、南、東等地推動「桃園航空城」、「中部軟體園區」、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及「蘇花改」等大型基礎建設工程。此外,政府也會進一步鬆綁法規,營造更良好的投資環境,尤其是目前中國大陸投資環境轉變,為積極吸引臺商回臺,政府將鎖定發展國際品牌、在產業鏈居關鍵地位、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且達一定投資門檻的臺商,提供放寬外勞聘僱比率等措施,期能鼓勵臺商回臺投資。
  總統強調,目前環境確實不佳,但政府已提出能夠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能改善基礎,讓臺灣「轉大人」。面對國內外如此嚴峻的情勢,行政院長陳冲及其行政團隊正在困境中衝鋒,用行動力拼經濟,「我要在這裡支持我們的陳院長」,希望在陳院長及行政團隊的努力下,逐步帶領臺灣邁向復甦之路。
  隨後,總統聽取業界代表建言,並逐一回應。其中,有關東海爭議議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建議由「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江丙坤,以民間經濟團體的身分,邀請臺灣、大陸及日本等三方代表,依總統「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開採東海油田,並將所獲利益由三方各分三成,期以經濟方式解決政治爭端。對此,總統表示,「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分享」,政府之所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即希望各方在同時擱置爭議的前提下,以和平互惠的方式,共同開發生物或非生物資源,未來進行相關規畫時,政府非常樂於聽取及參考民間建議,至於實際進行步驟,仍有待進一步討論。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在會中大力感謝總統當初堅持將工具機列入「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項目。總統回應說,政府向來積極為機械業爭取權益,而「兩岸經濟協議」簽署後,逐漸降低產品關稅,包括臺南、高雄等地業者,均因此而決定在臺灣生產、外銷大陸。此外,政府自2年前起選定10個基礎工業項目,由經濟部及工業研究院推動,希望尋求國內產業技術方面的突破。政府亦將持續從各方面協助產業升級,改善投資環境,希望業者與政府共同努力。
  包括「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新任理事長江丙坤、「亞東關係協會」會長廖了以、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明機等人均出席是場大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