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15日
總統出席「2012公務人力資源發展國際研討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由「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與國立臺北大學共同舉辦的「2012公務人力資源發展國際研討會」時表示,臺灣未來要培養的人才不但要能守成,也要能應變,才能精準掌握國際情勢變化和國家需要。
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考試院推動多項重要文官制度的改革,包括在民國98年6月提出「文官制度興革規劃方案」、99年3月設立「國家文官學院」及12月提出「強化文官培訓功能規劃方案」。同時,也特別加強辦理文官培訓工作,使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及所屬的國家文官學院成為我國未來優質公務人力的人才搖籃。
總統表示,臺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天然災害卻不少,我國能於世界立足,全仰賴高品質之人力資源,而文官體系可謂當中重要之一環。依據2012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正式發刊的「IMD世界競爭力年報」,臺灣在全球59個國家中排名第7;在四大類基礎指標中,「基礎建設」項目之排名由去年的第18名躍升至第12名,而「政府效能」項目則由去年的第10名躍升至第5名,雖為歷年最佳成績,但仍不及香港的第1名與新加坡的第4名。顯見我國在政策規劃與執行面均有改善空間,除需從專業面去提升行政效能,亦應注重民眾對各項行政及政策的反應。
總統指出,他上任後積極推動中央政府組織再造,目前已將行政院原有37個部會減少到29個,且行政院組織改造五法都已通過,並陸續啟動新部會的設立運作。但我們仍面臨政治風氣、行政效率及服務態度三個問題;因此,政府要求文官應以廉潔、效能、清明之立場予以因應。此外,公務員常有「守成有餘,開創不足」之情形,仍須進一步努力和加強改善。
總統也從國際經貿方面來說明今昔文官角色之不同。總統說,過去,我國為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需先與26個國家完成雙邊入會談判,面對他國要求臺灣對外開放,我國文官談判時多採取防衛立場。但現今政府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積極與其他國家洽簽經濟合作協議或自由貿易協定,因此我國文官之角色遂轉為主動,「不但要守,而且要攻」,不僅要注意到我國的產業,也要注意到他國的產業,並設法在協議中找到雙方共存共榮的利基。而臺灣目前較缺少此類高階人才,故政府應積極培訓高階人才,且著重在能精準掌握國際情勢及國家需要的人力。
最後,總統也期勉此次研討會除探討公務人力之相關理論,瞭解我國目前在公務人力方面所遭遇之挑戰,並能借重他國發展的寶貴經驗,提高整體公務人力素質,促使國家進一步發展。
包括考試院長關中、副院長伍錦霖、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蔡璧煌及國立臺北大學校長薛富井等均出席是項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