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13日
副總統出席「臺灣NPO的轉型與成長研討會」及「第16屆全國松柏獎頒獎表揚大會」
吳敦義副總統上午赴臺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出席由救國團所舉辦的「臺灣NPO的轉型與成長研討會」,肯定臺灣「非營利組織」(NPO)及「非政府組織」(NGO)對國家與社會之貢獻,並為臺灣奠定友善國家之基礎,贏得世界掌聲。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馬英九總統及政府恭賀救國團60週年慶,並肯定救國團舉辦此一深具意義的研討會,尤其全國「非營利組織」及「非政府組織」長年為政府分擔責任,完成多項服務工作,例如「張老師基金會」提供民眾諮詢服務,重新點亮希望明燈;「創世基金會」提供植物人醫療照護工作;以及宗教機構在天災發生時,第一時間慰問災民,推動災後重建工作等。
副總統指出,截至民國99年止,我國人民團體共有46,119個、社會團體有35,426個,其中救國團就有404個義工組織,人數達2.9萬名,期間並歷經3次轉型過程,由最初接受政府經費補助,逐步朝向經費自籌發展,最終並成功轉型為非營利的社會企業組織,以企業化經營模式,獲得大量志工參與,並深入臺灣各鄉里服務,成為臺灣「非營利組織」成功的標竿與典範。
副總統認為,政府當前施政首要課題在於「國際化」,臺灣在經濟成長的當下,須吸納世界先進思維,方能讓國家邁入更文明與進步之境界,而「非營利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往往率風氣之先,透過各式管道讓國人瞭解到人權、女性平權及勞工權益的重要性;此外,對於弱勢族群的照顧工作,由於政府施政時常受到法令規章限制及民主機制制衡,效率不若民間企業迅速,但透過「非營利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引進新的觀念及作法,將可彌補不足,並強化政府勵行改革的決心與行動。
副總統也談及,我國雖僅有23個邦交國,但給予我國人免簽證及落地簽證待遇之國家及地區,由4年前馬總統上任時的54個增至目前的129個,其中美國在給予我國免簽證待遇之前,全球僅36國享有該項待遇,亞太地區只有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及汶萊等國,此足以證明臺灣之所以備受尊敬,除了政府努力外,亦端賴「非營利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在海外地區展現美德,以及服務人群與關懷社會之精神,為臺灣奠定友善國家的基礎,讓臺灣優質的形象備受世界肯定。
包括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召集人黃正鵠及主任張德聰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隨後,副總統前往松山慈惠堂出席「第16屆全國松柏獎頒獎表揚大會」,對該堂堂主郭葉子長年熱心公益,照顧弱勢,每年並舉辦各項敬老與模範夫妻表揚活動,深獲各界認同及支持,表達肯定之意。
副總統也頒獎表揚10對模範銀髮夫妻,象徵十全十美,並祝福渠等幸福、恩愛直至永久。
包括松山慈惠堂堂主郭葉子、「中華道統慈惠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漢呈、理事長陳西川及立法委員費鴻泰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