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08日
總統出席「2012全球招商論壇」
  馬英九總統上午赴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出席由經濟部所舉辦的「2012全球招商論壇」,除說明我國具備「優質教育與技術人才」、「研發能力」、「產業創新聚落」及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等4大吸引外資來臺之主因,並呼籲外商企業持續投資臺灣,進而拓展世界市場。
  總統以英語致詞時首先感謝外資企業對臺灣經濟發展所付出之貢獻,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看到許多全球企業領袖出席此一活動,令人十分欣慰。
  總統表示,政府於1960年首度制訂外商投資法案,其後外資進入,協助我國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科技能力及引進大量資金等,並促成臺灣由農業社會逐步轉型至工業社會,面對當前全球經濟危機之際,我國亦樂意採行更多有利外資引進之政策。
  總統說,根據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布的「2012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我國總體競爭力排名全球第13;此外,「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報告顯示,臺灣的投資環境風險僅次於新加坡、瑞士及挪威等國,名列全球第4。
  總統認為,臺灣之所以成功吸引外商投資,首先係因我國具備高品質的教育及優秀的技術人才,尤其臺灣勞工不僅接受西方管理模式,亦具備職業道德;其次,政府投入大量心血於研發產業,並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促進研發效能提升及產業轉型等事宜,同時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顯示,臺灣整體研發經費支出比率為16.8%,高於新加坡及香港等地。
  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國擁有強大的產業創新聚落,30年前我國首度設立「新竹科學園區」,其後臺中及臺南陸續跟進。他擔任臺北市長任內,亦籌設「內湖科技園區」,並與經濟部合作設立「南港軟體工業園區」,迄今內湖及南港2大園區每年共創造2兆元新臺幣的產值;此外,2年前政府與第1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亦有助於外資引進。當時約有539項貨品納入早收清單,占整體貨品20%,迄今納入早收清單的多數貨品已獲免關稅,政府亦會持續洽商「服務貨品」(trade in services)等事宜,增進兩岸貿易發展。
  總統強調,自他4年前上任時,即期許中華民國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臺商全球總部」及「外商區域總部」等目標,隨著我國致力於產業結構轉型,積極由「效率驅動」(efficiency-driven)轉變為「創新驅動」(innovation-driven)模式,此舉將對臺灣經濟前景造成重大改變,也期盼外商企業持續在臺投資,並透過臺灣做為通往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的橋樑,進而擴展世界市場。
  包括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