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04日
總統出席第1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第1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並親自頒發獎項,向獲獎教師積極幫助弱勢孩童的努力與付出,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之意。
總統致詞時首先引用唐朝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所提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推崇一位好的老師,係能夠循循善誘,引導迷途學子走上正路,因此值得社會大眾的肯定與尊敬。
總統指出,第1屆教育大愛「菁師獎」係由「懷恩社會福利基金會」及「中國青年救國團」共同辦理,該獎項與其他教師獎項不同,特別表揚關懷弱勢學生、協助低收入戶學生成長學習、輔導與鼓勵學生在挫折中奮起、矯正偏差行為學生以及投身偏鄉、離島基礎教育的教師們,可說別具意義。
總統說,每位「菁師獎」的獲獎教師皆有溫馨感人的事蹟,例如數年前他到瑞芳一位裁縫師傅家作客時,即聽到臺北市南港國小校長林塗生的故事。林校長是礦工的小孩,在就讀臺北縣瑞芳國小五年級時,因為家境清寒,無法負擔課後補習費,他的導師狄治鵬知道後,不但幫他支付補習費,還每天騎腳踏車接送他到學校上課;林校長進入初中就讀後,感念狄老師對他的付出與關懷,於是立志投身教育,後來擔任南港國小的校長直到退休。
總統說,像狄老師這樣具有大愛精神的教師,足以改變學子的一生,教育部在每年的教師節都會頒發「師鐸獎」肯定績優教師,但仍不免有遺珠之憾;主辦單位創辦「菁師獎」,協助發掘更多在社會上各個角落、為弱勢學生打拼與努力的教師們,值得肯定。
總統強調,臺灣是個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不少的地方,唯有仰賴良好的教育,才能讓下一代出人頭地,在國際上頭角崢嶸,因此每位教師的角色都極為重要;至盼更多教師發揮大愛精神,關懷青年學子,端正社會風氣,以培育更多人才,提高國家競爭力。
包括「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創辦人李棟樑、副董事長黃鎮台、「中國青年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主任張德聰、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總統府資政林澄枝及教育部次長陳益興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