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10月04日
總統出席青年日報社60週年社慶活動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青年日報社」60週年社慶活動,對該報長期為我國軍喉舌、見證國防發展的卓越貢獻,表達高度肯定與嘉許之意。
  總統抵達後,首先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胡為真及國防部長高華柱陪同,參觀「青年日報」社史館,在該社社長朱泰榮的導覽下,深入瞭解該報創立60年來的成長軌跡。
  總統致詞時表示,「青年日報」於民國41年10月10日以「青年戰士報」之名創刊,係國軍所發行的第一份報紙,該報之後更名為「青年日報」,除進一步擴大發行對象,也隨著國軍的成長逐漸茁壯。對於過去4年多來,國軍在戰技、體能及國防工業拓展方面均不斷進步,且我對外關係亦有正面成長,總統也表達肯定之意。
  針對媒體有關美國高層官員未出席今年「美臺國防工業會議」之相關報導,總統指出,我國防部已立即澄清此事與釣魚臺列嶼爭議無關,而副部長楊念祖也於會後與層級相同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晤面,雙方會晤的照片更被美方放在官方網站上,顯見雙方關係密切且具高層互信。
  總統說,美國國務卿柯琳頓(Hillary Clinton)去年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會議期間曾公開表示臺美係「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印證雙方在軍事及安全等方面的合作關係。此外,過去4年多來,美方已3度同意對我軍售案,總金額高達183億美元,是過去10餘年來的最高金額。
  談及近來經濟情勢,總統認為,臺灣社會深具韌性與戰力,儘管景氣燈號已連續10個月呈現藍燈,但是近來已有轉機,例如8月的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皆由負轉正;經濟部長、中央銀行總裁與臺灣經濟研究院也在9月表示,由於出口暢旺,我國出口已由負轉正,因此未來經濟發展應可審慎樂觀。
  總統表示,近期的經濟不景氣與2008年金融海嘯不同,當時受損最嚴重的是美國;然而,此次除了美國以外,歐洲及中國大陸也受影響,不景氣的時間可能因此延長。
  總統也提到,蕭萬長前副總統近日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悲觀,並提出發展臺灣成為加值島嶼、效率及創新導向、打造品牌及分散出口市場等建言。事實上,政府過去4年多來已積極落實相關政策,以分散出口市場為例,近來我對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出口雖均呈現衰退現象,但對東協出口卻增加;另外,至今年8月止,我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比例不到總出口的40%,比他就任時的比例稍低,代表政府並沒有增加對大陸的依賴,而是將市場分散至其他地方,相信往後會逐步展現成效。
  總統進一步舉例,今年1至8月政府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臺投資案件較去年同期成長18.3%,其中日本受到「臺日投資保障協議」的影響,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6%, 排名第一。此外,行政院日前宣布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也特別強調將轉變我國經濟結構、改善體質、排除貿易障礙及延攬人才等,預計稍晚即可對外說明具體成果。
  最後,總統期許青年日報持續為國軍喉舌,扮演官兵精神糧食的角色,並勉勵國軍持續向前精進、保國衛民。
  隨後,總統為青年日報社成立60週年切蛋糕慶生,並與在場國防部及該社同仁共同舉杯祝賀,氣氛溫馨熱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