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9月25日
總統接見美國APEC資深官員、國務院亞太局經濟政策協調官柯夏譜(Atul Keshap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亞太經合會」(APEC)資深官員、國務院亞太局經濟政策協調官柯夏譜(Atul Keshap)時,重申我國對釣魚臺列嶼議題一貫立場為「捍衛主權及漁權、和平處理爭議、共同開發資源」,呼籲美方續採中性立場,相信將有助於解決爭端。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於今年8月5日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呼籲各方承認爭議的存在,並以和平方式解決之;然而,日本迄今尚未承認該爭議的存在,使得協商非常困難。
  總統強調,釣魚臺附近海域係我國漁民百年來的漁場,日本總督府亦於日據時代將其指定為臺灣漁民的漁場,因此,我方漁民一定會爭取權益,以免影響生計。對此,我政府將採取和平方式解決爭議,亦深盼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各方能早日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總統說,40年來,美國的立場就是對主權議題保持中立,希望美國政府續採中性立場,此舉對解決爭端較有幫助。
  談及經貿議題,總統表示,美國是我國第3大貿易夥伴,我國則係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目前我已與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署 「兩岸經濟協議」(ECFA),並與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簽署投資保障協議。至於臺美方面,我立法院已於今年7月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解決美國牛肉議題,為恢復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提供妥適準備;尤其是今年 APEC期間,雙方領袖代表對重啟TIFA談判亦達成共識,美國國務卿柯琳頓(Hillary Clinton)更於會後指派柯夏譜資深官員訪華,與我方交換意見,令人深感欣慰。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與新加坡及紐西蘭洽簽相關經濟合作協議的進展均非常順利。儘管我們目前並未做好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的準備,但政府必將持續創造條件、排除貿易障礙,相信在完成臺星、臺紐經濟合作協議諮商、「兩岸經濟協議」的後續協商,以及明年底與美國洽商有所進展後,臺灣經貿自由化的程度將與今日不同,屆時便可望進一步探討參與TPP的可能性。
  總統也提到,他上任後採取「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務實政策,臺美、臺日及兩岸關係因此分別達到30年、40年及60年來最佳狀態。另外,目前我國已獲全球128個國家與地區給予我國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至盼美國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我國正式納入「免簽證計畫」(VWP),促進雙方交流。
  訪賓一行包括柯夏譜資深官員、美國國務院亞太局經濟政策處長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及臺灣協調處長畢一德(Christopher Beede),上午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馬啟思(Christopher J. Marut)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鄧振中及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