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9月20日
總統接見「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新任處長馬啟思(Christopher J. Marut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新任處長馬啟思(Christopher J. Marut),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馬處長來華履新,並期許渠繼續深化臺美情誼及夥伴關係。
  總統致詞時表示,馬處長是美國資深職業外交官,在長達27年外交官生涯中,曾經派駐過馬來西亞、北京、香港及臺北,亦先後在美國國務院亞太局的中蒙處、區域暨安全政策處以及澳紐暨太平洋島國事務處等服務,歷練完整,在美國外交體系中,是名符其實的亞太事務專家。
  總統指出,馬處長來華履新前兩年,在國務院擔任澳紐暨太平洋島國事務處處長一職,當時正逢美國推動「向亞洲再平衡」(Rebalance toward Asia)政策之際,馬處長擔任該職,足證渠在美國亞太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馬處長現在奉派來華,也再次彰顯我國與美國雙邊關係之重要性。
  總統說,4年前他上任之後,秉持「低調、零意外」原則,逐步推動我國與美國的關係,在重大政策對外公布前,雙方先進行充分溝通;經過4年多的努力,不僅成功重建臺美高層互信,雙方關係亦大幅改善,包括美國前後任總統批准逾184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為近10年來最高的金額。
  總統進一步表示,美國國務卿柯琳頓(Hillary Clinton)去年11月出席檀香山「亞太經合會」( APEC)會議期間在東西中心演講時強調,臺美之間係屬「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關係,讓臺灣人民感到相當欣慰。此外,除軍事安全及經貿領域外,雙方在反恐、反擴散、反海盜、出口管制、防制毒品轉運、防制人口販運及因應氣候變遷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上,皆有良好合作。
  總統也感謝美方支持我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美方均給予我國堅定支持。特別是去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時,美國衛生部長賽白琳(Kathleen Sebelius)於召開記者會時慎重宣布,「沒有任何聯合國專門機構能夠片面決定臺灣的地位」,對於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有很大的幫助。
  針對臺美經貿關係,總統指出,美國是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金額達670億美元,但近年來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因美國牛肉議題而停滯不前,經過一番努力與溝通,我國立法院在7月份臨時會中,修訂我國《食品衛生管理法》,訂定美牛含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並於9月中完成公告。因此,我國APEC代表團參加本屆會議時,領袖代表連戰與美國國務卿柯琳頓達成共識,雙方將儘快展開恢復TIFA協商之預備工作,進一步深化臺美經貿合作關係。
  總統說,臺美恢復TIFA協商,除能讓國際社會瞭解我國是可信賴的貿易夥伴,同時也為我國日後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創造條件。雖然目前我國要加入TPP還有困難,但透過與新加坡洽談「臺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與紐西蘭進行「經濟合作協議」(ECA),再加上臺美恢復TIFA協商,我國將具備加入TPP的良好條件。此外,我國也會積極注意並尋求參與亞洲其他區域的經濟整合。
  總統認為,美國政府繼去年派遣國際開發總署署長拉吉夫‧沙赫(Rajiv Shah)及能源部副部長伯納曼(Daniel Poneman)訪華後,今年續派遣美國務院國際信息局局長麥考爾(Dawn L. McCall)及國務院主管經濟暨商業事務助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訪華,顯示美方重視臺美關係及雙方高層有良好互信,臺美關係已處於30年來最穩定及友好的狀態。
  總統也期盼馬處長就任後,繼續深化臺美情誼及夥伴關係,並強化雙方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馬啟思處長等一行由外交部次長董國猷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楊永明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