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9月14日
總統出席《志工臺灣-創造臺灣價值 散發生命能量》新書發表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赴中央通訊社出席《志工臺灣-創造臺灣價值 散發生命能量》新書發表會,除暢談「分享哲學」及我國人在捐款、捐血、捐器官與認養兒童等領域重大成就外,也期勉國人持續發揮奉獻及分享精神,以展現我國軟實力。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擔任志工係與他人分享時間與精力、捐款係分享財產、捐血係分享健康,而捐贈器官與大體則是分享生命,此均符合「分享哲學」要義。中央通訊社此次採訪全臺40名志工,並將他們的義行撰寫成冊,讓更多人效法及投入志工領域,殊值肯定。
總統指出,3年前高雄市舉辦為期2週的「世界運動會」,約有2千名志工投入參與;前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期半年,則有逾2萬名志工共襄盛舉。目前國內志工人數總計逾百萬名,顯見臺灣參與志工活動之動力相當充沛,又包括甫獲菲律賓「麥格塞塞獎」的陳樹菊女士捐錢興建圖書館與救助貧苦人士,以及「富比士」(Forbes)雜誌票選亞洲行善英雄趙文正等人的義行,均值得大力讚揚。
總統說,以捐款而言,全球少有其他國家如我國一般樂於捐獻,臺灣每年捐款金額約新臺幣50至60億元,日本發生311大地震之際,我國共捐贈新臺幣66億元,捐輸總額超過全球93國,日人對我方萬分感謝;此外,據「臺灣世界展望會」及「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資料顯示,我國人共認養逾30萬名兒童,其中海外約有23萬名,占我人口比例1%;又,我國人捐血比例約8%,亦居世界之冠;而19年前他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時,當時登記號碼約為2萬多號,迄今已增至60多萬號,此均代表臺灣民眾無私奉獻的成就。
總統也再次重申中華民國在國際上須扮演「和平締造者」及「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並有賴政府與國人共同努力,尤其目前臺灣志工遍天下,例如「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在海地協助興建200間「只得贈與不得轉租或轉售」的永久屋,即獲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大力稱許,此亦為我綜合國力的一部分。展望未來,期勉國人持續發揮奉獻與分享的精神,讓我國軟實力得以展現。
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會長王清峰、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及文化部次長林金田等人均出席今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