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9月13日
總統出席「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出席「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時,針對釣魚臺列嶼議題,強調我國為國際社會之一員,自應遵循國際法規定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惟在釣魚臺列嶼之主權,將堅持「寸土片石,在所必爭」之立場。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然而國父自由、民主、均富的理念卻是在臺灣落實,這些理念讓我們在失去大陸60餘年後,不但生存於世上,且繼續發光發熱。同時,我們也證明民主政治可以在中華文化的土壤中生根、開花、結果,其影響遍及臺灣及大陸,意義極為重大。
  總統說,根據我國與日本的史料,在西元1895年以前,釣魚臺列嶼為大清版圖,並非琉球領土,臺灣知府周懋琦所著《全臺圖說》記載「山後大洋有嶼名釣魚臺,可泊巨舟十餘艘。」之史料可稽。之後日本秘密侵占釣魚臺列嶼,並無國際法效力;且馬關條約第二款規定載明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割讓予日本,故抗戰勝利後,日本自應歸還全部的島嶼。
  總統表示,釣魚臺列嶼爭議遲未解決,我國主張「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且臺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自應遵循國際法之規定,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惟在釣魚臺列嶼之主權,我國堅持「寸土片石,在所必爭」之立場。如各方皆願意擱置爭議,就資源問題進行協商,我政府當然也願意並希望在漁業或礦業資源獲得成果,相信此對區域和平與安定當有很大助益。
  總統最後強調,中華民國已經存在發展了一百年,展望下一個百年,期許我續以「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和商機的創造者,以及中華文化領航者」五大角色在國際社會上發光發熱。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