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9月06日
總統出席「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中學生報》創刊發表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中學生報》創刊發表會,期許該報能延續《國語日報》形象清新、內容純淨的傳統,提供更多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內容。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和很多國人一樣從小看《國語日報》長大,就讀小學時曾參加《國語日報》徵文比賽,獲選佳作;總統夫人亦曾投稿,並獲刊登於《國語日報》。由於《國語日報》的專長是語文教育,而且沒有腥羶色、八卦和政治口水等新聞,長期以來一直是家長和老師最放心讓孩子閱讀的一份報紙。
  總統說,民國14年國父孫中山先生辭世時,《國語日報》創辦人洪炎秋以北大臺灣同學會的名義致送輓額,內容提及:「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後來他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非常感動。洪炎秋回臺後,於民國37創立《國語日報》,或可說是其「未竟事業」之延續。
  總統指出,《國語日報》創刊後,成為當時政府推行國語文運動最大的助力之一,他至今仍使用《國語日報》編纂的《國語日報辭典》。臺灣最大的資產就在於人力、腦力以及培育人才的教育界人士,因此《國語日報》不僅是新聞事業,也是教育事業、良心事業,對社會有諸多貢獻。
  對於《國語日報》決定發行《中學生報》,總統也表示肯定。總統強調,中學是形塑個人品德與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辦理一份專屬中學生的報紙非常重要,期許《中學生報》能延續《國語日報》形象清新、內容純淨的傳統,提供更多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內容。
  此外,看到《中學生報》的創刊號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及韓國獨島爭議等新聞,總統也建議該報未來可報導釣魚臺的地理及歷史發展,讓國人更暸解這塊臺灣的附屬島嶼暨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
  總統也提及,十二年國教兩年後即將上路,雖然目前為止仍有部分學生、家長有不同意見,但考量孩子未來必備的競爭力,大家必須調整觀念,理解十二年國教「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教學」等理念,也期盼《中學生報》未來能為十二年國教提出各項興革建議,協助政府完成這項歷史任務。
  包括國語日報社董事長黃啟方、社長馮季眉及教育部次長陳益興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