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8月27日
總統偕同副總統接見我國出席第20屆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
馬英九總統上午偕同吳敦義副總統接見我國出席第20屆「亞太經合會議」(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重申政府將持續排除障礙,希望在8年內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以提升國家競爭力。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代表團領袖代表連戰第5度出席此場亞太地區最重要、層級最高的國際會議;特別是過去半年來,歐債風波未了、美國景氣復甦遲緩及全球經濟低迷,我與各地代表團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因應策略,其辛勞殊值肯定與感謝。
總統表示,本屆會議將於9月8日至9日在俄羅斯海參崴舉行,主題為「整合推動成長,創新促進繁榮」(Integrate to Grow, Innovate to Prosper),並以「貿易暨投資自由化及區域經濟整合」、「強化糧食安全」、「建立可靠供應鏈」及「促進創新成長」為四大優先議題。總統認為,會議主題與政府所強調的強化經濟成長動能、積極培育延攬人才,以及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等「三業四化」有許多共通點,相信我國代表團將可在會議中與他國代表深入交換意見,展現我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努力與決心。
針對臺灣參與經濟整合的成果,總統指出,我與中國大陸於2年前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去年開始與新加坡洽談「臺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續於今年與紐西蘭進行「經濟合作協議」(ECA)談判,進展順利,令人欣慰。
談及臺美經貿關係,總統認為,美國牛肉議題已獲解決,希望代表團能在會中與美方討論如何進一步加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時程;儘管今年適逢美國選舉年,協商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但政府仍將為國家利益及經貿前途全力以赴,盼於今年底能重啟協商。
總統強調,雖然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但對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幫助相對有限,故須靠雙邊機制進一步推動貿易的自由化,因此,我們除須多方接觸、逐一洽簽,內部也須改革,調整保護主義的心態。
總統認為,貿易的自由化可帶來「貿易創造」(trade creation)的效果,而非「貿易轉向」(trade diversion),以我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驗為例,自2002年加入後,我對外貿易成長迅速,其中,農業不僅未如事前預測般衰退,外銷量反而成長,使得農民生產力提高、農業整體競爭力上升,而呈現脫胎換骨的趨勢,顯見一旦貿易自由化,臺灣的發展機會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總統進一步指出,目前涵蓋在自由貿易協定及相關協議下的臺灣外銷產品比例未滿5%,但是韓國、新加坡與日本的比例分別約為35%、70%及20%,顯見我國應持續努力、迎頭趕上,不應放棄任何一個參與經濟整合的機會。此外,除了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並縮短貧富差距也是政府未來努力目標,儘管政府過去4年多來共創造47萬餘個就業機會,但今年7月失業率仍達4.31%,因此政府仍須繼續努力,降低失業率。
總統也提到,連領袖代表在過去4年間陸續參加在秘魯、新加坡、日本以及美國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與會經驗豐富,讓他國得以瞭解臺灣經濟的發展及國際參與的熱誠,至盼代表團能在會中為我國發聲,進一步提升我國在亞太地區的經貿地位及未來的發展機會。
隨後,連領袖代表致詞時表示,此屆會議以「整合」與「創新」為主軸,與過去曾討論過的永續成長與創新成長相比,增加了平衡成長與包容性成長等面向,希望能彙整各會員體的意見,以期在2015年舉行的大會中提出區域成長戰略報告。因此,代表團此行除將就經濟發展議題與各國出席代表廣泛交換意見外,亦將針對就業、教育及中小企業等項目分享臺灣經驗。
連領袖代表指出,我代表團在會中深受重視,繼他於去年以產業供應鏈為題發表專題報告後,今年再獲大會指定,將針對新興經濟體之跨國公司議題進行報告。
連領袖代表認為,該會議提供與會者互動平台,讓各方得與重要經貿夥伴深化關係,相信此行能與美國、中國大陸、新加坡、紐西蘭、日本及印尼等代表團充分交換意見,同時亦盼具體強化我與主辦國俄羅斯之互動,增進雙邊合作機會。
出席第20屆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成員,除連領袖代表外,還包括陳顧問錫蕃、陳顧問武雄、張顧問昌邦、何顧問壽川、林顧問明成、林顧問蒼生、洪顧問德生、張顧問虔生、辜顧問成允、焦顧問佑倫、林顧問鴻明、蔡董事長宏圖、苗董事長豐強、王董事長雪紅、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尹啟銘、經濟部長施顏祥、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邱坤玄及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