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8月16日
總統接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幹部等一行
  為提升臺灣經濟成長動能,馬英九總統下午接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幹部等一行,除暢談政府各項促進國內產業發展及景氣因應方案,並聽取與會代表建言,做為政府未來施政參考。
  總統致詞時表示,受到歐美先進國家高失業率及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乃逐漸趨緩。依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預測顯示,全球經濟成長率由去(100)年的3%降至2.7%,同時行政院主計總處亦預估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08%。有鑒於此,政府應加強「固本」工作,並尋求振衰起敝的契機,進一步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及創造就業。
  總統指出,行政院目前已啟動「經濟景氣因應方案」,並推動「全球化經濟」及「多元化產業」等方案,期能為國內產業注入活水。其中針對區域經濟整合部分,政府現階段除積極與新加坡洽談《臺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外,並陸續與紐西蘭、印度及菲律賓等國洽簽「經濟合作協議」(ECA)。
  此外,總統強調,行政院衛生署及農委會已於8月15日預告美牛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量(MRL)標準,此將有助於我方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並達成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之目標。
  總統認為,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係一條不得不走的路,否則我國將落後亞洲主要貿易夥伴,並影響我主要出口國的市占率。目前經濟部已做好萬全準備,將透過振興輔導、改善產業體質及提供救助等措施,減少國內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
  總統也談及第八次江陳會所簽署之《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強調上述二項協議本應於今年6月洽簽完成,但因部分條文對臺商保障不夠,故延遲迄今才簽署,此亦凸顯政府「求好比求早」之施政理念;此外,總統也指出,部分臺商在保障協議未簽訂前,產生權益受損之情事,政府仍會依協議內容予以協助,還他們公道,並秉持「互惠」原則,保障中國大陸來臺投資者。
  此外,為因應我國出口衰退問題,經濟部參考德國經驗,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發掘臺灣本土的「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並協助具潛質的中小企業,發展成為擁有技術、創新及品牌的「中堅企業」。
  總統也特別感謝「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於8月7日所出版「2012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政府政策的建言」書中,提供「產業發展」、「能源政策」、「國際經貿」及「兩岸政策」等面向的建言。
  總統表示,行政院經建會目前已規劃5場「財經系列研商會議」,針對工商團體所提「國際經貿」、「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及「能源政策」等議題,積極傾聽意見;同時經濟部亦將於年底前召開「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期能凝聚產、官、學等各方共識,找回臺灣經濟活力。展望未來,總統也保證,政府部門未來定將虛心傾聽工商界意見,並落實成具體政策。
  訪賓一行由「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率領,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及經濟部工業局長沈榮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財政部次長曾銘宗、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高長、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及行政院勞委會副主委郭芳煜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