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8月04日
副總統出席「地方政務研究班」第7期結訓典禮
吳敦義副總統下午前往南投縣中興新村,出席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研習中心所主辦的「地方政務研究班」第7期結訓典禮,除肯定主辦單位讓地方行政團隊的高階主管透過訓練培育,得以提升素質、精實壯大,成為提振國家競爭力及協助縣市首長推動政務的新動力,並期盼中央與地方政府能共同努力,持續在革新中追求進步,在傾聽及關懷中帶給國人幸福。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此次參加「地方政務研究班」的26位地方機關高階主管,都是地方政府推動政務非常重要的幹部,以當前臺灣面對的挑戰,如對外有歐債風暴引發的經濟危機與全球極端氣候等,對內則有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節能減碳、司法廉能、科技創新,以及地方建設的強化、人文藝術的發展等重要課題等,均亟待中央與地方、行政與立法,以及政府與民間等攜手同心才能克服。
副總統說,臺灣天然資源不多,能有今天的發展靠的是「人才」,以此次「蘇拉」颱風襲臺為例,花蓮縣秀林鄉--「黑點鄉長」許淑銀,果斷強制撤離處在危險地區的300村民,令人敬佩;此外,中央與地方因應「蘇拉」颱風來襲,共同努力澈底執行各項撤離工作,有效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副總統提及,雖然去年9月我國已成為無外債的國家,國家的信用亦在穩定中成長,但《公債法》明文規定舉債上限為40%,目前無論中央或地方均面臨舉債上限,深受財務短缺的困擾,因此如何開源與節流將是我們未來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
副總統指出,馬總統提出「壯大臺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經濟戰略,在「壯大臺灣」方面,政府透過「輕稅簡政」提供企業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推動四大智慧型產業、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服務業等,並因應各縣市發展不同強項,希望能創造「產業有家、家有產業」,讓多數人可以在地就業,避免區域發展不均衡;此外,在臺中及彰化地區的中部園區,由機械及工具機產業所形成的「黃金縱谷」,業使我國成為與德國、日本鼎足而立的出口國家。
副總統表示,世界已進入區域整合的潮流,在自由貿易區域內,彼此間的貿易不用關稅或降低關稅,例如,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在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即可減免或降低關稅而更加有競爭優勢,然而僅與中國大陸簽ECFA是不夠的,我們同時也要積極與美、日、新加坡及紐西蘭等國簽訂經濟合作協定。
隨後,副總統代馬總統致贈「傾聽與對話」、「微笑的力量」及「我們曾經輝煌」3本書給結訓成員。包括行政院長陳冲、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黃富源、彰化縣政府秘書長賴振溝及地方行政研習中心主任李忠正等人均出席今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