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7月27日
總統出席「2012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下午出席在總統府舉辦的「2012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親頒獎項予52名得獎者,並對獲獎同學們不畏逆境、奮發向上的傑出事蹟,表達誠摯感佩之意。
總統致詞時指出,此獎項設立迄今已邁入第12年,表揚人數達715人,這也是他第5年頒發此一獎項。總統說,每年頒獎前夕翻閱相關資料時,看到得獎同學在歷經人生的逆境,仍能不斷超越、前進,讓他深受感動與敬佩。
總統也與得獎者分享他人的奮鬥故事,例如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主任的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自幼因小兒麻痺不良於行且雙手萎縮,但他著述不輟、著作等身,不但取得國外博士學位,也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9歲罕病青年陳俊翰從小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但他努力向上,除榮登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經濟法學組榜首及95年律師高考榜首,更在今年夏天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此外,今年15歲的陳伯恩,幼時因腫瘤摘除左眼、兩年前罹患血癌,至今每週都須化療;儘管化療過程痛苦不堪,對數學的熱愛未有稍減,並在今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中贏得金牌,令人感佩。
總統認為,臺灣天然資源不多,因此必須透過「有教無類」的教育培育人才。過去4年多來,政府已陸續推動多項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提供5歲以下幼兒免學費方案、公私立高中學費齊一化、提供就學貸款優惠、延長還款期限及提高中低收入戶生活補貼等,期能為學子排除經濟障礙,讓教育更為普及。
總統引述已故作家杏林子在《生之歌》一書中所言:「對一個成功的人來說,缺陷是一項得勝的榮譽;對那些躲在缺陷後面自怨自艾的人,缺陷永遠是一個不幸的標誌。幸與不幸全在你自己掌握。」總統也強調,缺陷是客觀的存在,但可以靠主觀的意志克服,希望得獎者能多與他人分享自身的故事、鼓舞人心,讓社會大眾瞭解障礙是可以克服的。
「2012總統教育獎」得獎同學包括國小組:謝佩均、宋修宏、胡珮珊、盧桂舫、王榮堅、曹淑英、宋雅婷、徐明秀、楊雅亘、陳孟筑、林莘容、陳柏翰、陳莊媚、吳怡慧、吳啟豪、柳詠怡、張瀞升等17名;國中組:李承恩、歐陽岑亮、廖信評、李宜珮、王文軒、張雅婷、曾宣淯、張芳瑀、楊詠傑、廖登科、江美竺、江孟婷、蘇鼎軻、彭彥菱、李宜靜、林倚如、程蔓萍等17名;高中職組:林靖文、黃冠寧、劉欣、許書軒、潘立昕、劉玟慈、許育瑋、陳玉萍、歐展言、黃靜宜、蔡博任、白富貴等12名;大專組:許淑絮、馬冠晟、陳怡君、葉建志、麥劉湘涵、王亭潔等6名及得獎人親友師長一行,由教育部次長陳益興陪同,前來接受總統頒獎恭賀,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及基隆市長張通榮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