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7月23日
總統偕同副總統出席「吳鴻麟先生紀念獎學金」頒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下午偕同吳敦義副總統前往桃園縣政府出席「吳鴻麟先生紀念獎學金」頒獎典禮,勉勵受獎學生培養全方位人格,以適應多元環境,俾更能在社會上立足與發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吳鴻麟博士不僅行醫多年,還是位企業家與政治家,曾擔任桃園縣議長、縣長,其本人及子女更先後捐贈五千萬元興學,設立全桃園縣最高額的獎學金;此外,吳家家風樸實、子孝孫賢,古人有云「大孝終身慕父母」,從吳伯雄榮譽主席的言行,可看出他對父親吳鴻麟博士的尊敬與仰慕,值得社會效法。
總統談到,臺灣天然資源不多,之所以能夠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引領風騷,依靠的就是我們的人才,而人才則有賴教育培養;從中國大陸媒體《新周刊》刊載「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臺灣人」,以及近期大陸作家韓寒對臺灣人民素質的推崇可以發現,臺灣才是五千年中華文化實踐最澈底的地方。
對於該獎學金除重視智育成績,同時也獎勵其他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學生,總統表達肯定之意,並指出,此與政府推動「12年國教」的精神不謀而合;教育部已訂定民國103年達到各區免試入學75%、民國109年再逐步提升至85%的目標,將透過比序的方式,達到多元化入學考核的目的。總統強調,政府刻正努力與各界溝通,希望臺灣的教育制度能符合「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理念,以提升臺灣教育水準,同時維持菁英的競爭力。
稍後,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吳鴻麟老先生係國內名醫,相當照顧病患,對貧窮病患不僅不收取看病費用,還幫患者買客運車票回家,令人感佩;而其子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曾任桃園縣長,長期建設桃園縣市,使桃園成為人才輩出、氣象萬千之地,加上現任縣長吳志揚的努力,該縣不僅有機場及捷運,政府亦已動支8百多億元拓寬五股、楊梅間高架道路,未來可望為地方帶來更多繁榮與發展。
副總統也盛讚吳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並高度肯定該獎學金培育及鼓勵不同世代的優秀人才,期勉得獎同學們能在學業、品德及體能等各方面持續向上躍升。
包括「伯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伯雄、桃園縣長吳志揚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