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7月20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友臺小組」副主席克雷索‧多弗勒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歐洲議會友臺小組」副主席克雷索‧多弗勒(Wolfgang Kreissl-Dörfler)一行時,說明近年來我與歐盟雙邊關係的進展,以及我對國際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總統致詞時首先對歐盟及「歐洲議會」在他上任以來,共發表或通過17次聲明及決議,支持中華民國有意義參與包括「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國際組織與活動,並表示願意就「經濟合作協定」(ECA)與我進行相關協商,表達誠摯感謝。
  總統指出,歐盟是我國第4大貿易夥伴,我國則是歐盟第17大貿易夥伴,歐盟在臺累計投資超過300億美元,是臺灣最大外資來源。此外,去年11月歐盟給予我國人免簽證待遇後,不僅使我赴歐旅客成長了40%,也讓給予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及地區,大幅增加至目前的128個。另在科技、金融、環境保護、文化交流、洗錢防制及永續環境等領域,亦有合作項目,足見雙方關係十分密切。
  總統告訴訪賓,1992年他赴德國慕尼黑訪問時,曾呼籲歐商與我國廠商結成策略聯盟,共同開發中國大陸市場,20年後欣見此一構想現正逐步落實,因為兩年前我與中國大陸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使臺灣出口至大陸的部分貨品目前已享有零關稅,成功吸引了其他國家如日本等來臺投資。此外,去年五月「歐洲議會」亦發表聲明,希望與我探討簽署「經濟合作協定」,我政府對此深感振奮,將繼續加強與歐盟的聯繫,以儘快實現此一目標。
  談到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議題,總統也希望儘快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以達到我八年內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的目標,避免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被邊緣化。
  總統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崇尚自由民主、愛好和平的國家,過去四年致力改善兩岸關係,最主要目的係為降低臺海緊張,所做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肯定,未來四年政府會繼續讓臺海和平永久化,相信這對東亞及世界和平均極具助益;同時他亦將持續呼籲中國大陸善待異議人士,以促進兩岸在民主及人權方面的對話。另外,我國高度重視國際人道援助,近年海地、紐西蘭、中國大陸及日本等地發生災害,我國積極伸出援手、踴躍捐輸,未來四年他將延續此一政策。
  訪賓一行包括「歐洲議會友臺小組」副主席克雷索‧多弗勒、捷克籍議員法柏(Richard Falbr)、德國籍議員克雷爾(Constanze Angela Krehl)及英國籍議員福剛(Derek Vaughan)等人,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楊永明及外交部次長史亞平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