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7月05日
副總統出席「2012資誠論壇暨臺灣企業執行長調查報告發表會」
  吳敦義副總統下午出席由「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共同主辦的「2012資誠論壇暨臺灣企業執行長調查報告發表會」,並期許透過此一集合產官學研各界菁英的論壇,能協助企業領導者在動盪的經濟環境中,成為一個具有前瞻視野的舵手,帶領企業航向成長而有價值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主辦單位針對101家臺灣上市櫃企業進行問卷調查,並邀請標竿企業領導者進行深度訪談,結合質化與量化之研究,探討全球與臺灣之經濟趨勢、企業發展與管理策略以及人力資源策略規劃等,對變動世界下的臺灣企業面臨何種改變與挑戰,而應在哪些重要領域做出最好的因應策略,以提供政府與民間經營管理者建言,深具意義。
  副總統說,對於2012年全球經濟景氣,雖然有相當高比例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年經濟將持續衰退,但仍有高達88%臺灣企業執行長認為,將在今年及未來3年帶領自家企業持續成長與獲利。
  副總統表示,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的世界競爭力調查結果,近3年來我國分別為第8名、第6名及第7名,在政府的效能方面,我國排名從去年的第10名,躍升到今年的第5名,代表行政和立法團隊在進步,政府部門已努力打造出更健全的企業經營環境。
  針對重要關鍵技術的取得,副總統說,如「數位控制車床」此一關鍵技術,掌握在德國西門子公司及日本企業中,臺灣如只做中階或低階工具機,出口產值將無法高值化與突破,因此臺灣必須取得關鍵技術才能確保企業領先、突破及創新,脫離過去代工時代。
  副總統認為,提升競爭力不能只靠「兩岸經濟協議」(ECFA),應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形塑區域合作的新平臺,為改變臺灣被國際邊緣化的危機,我國目前正積極爭取洽簽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等。展望未來8年或10年,我國必須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才能提升經貿的競爭力。
  副總統指出,勞動力供應不足,仍是臺灣企業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他如法規的限制、缺乏國際化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及延攬人才,是政府與民間目前最重要的課題。此外,將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從25%降到17%,讓企業有更多動能,創造就業機會,繁榮經濟帶動社會發展,才能壯大臺灣。
  今天與副總統一起出席論壇活動的還有「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策略長吳德豐、經濟日報副社長翁得元、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羅清華及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等人。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