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7月03日
總統出席「太空磁譜儀(AMS)亞洲監控中心」啟用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赴桃園龍潭中山科學院龍園研究園區出席「太空磁譜儀(AMS)亞洲監控中心」啟用典禮時,肯定AMS計畫不僅奠定未來應用科學之基礎,更為國家培養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創造雙贏局面。
總統致詞時表示, AMS計畫係由諾貝爾獎物理學家丁肇中院士擔任計畫總主持人,全球共有16國參與,期間歷經17年的設計、研製及測試階段,迄今已順利完成偵測宇宙射線粒子的磁譜儀,並於去年5月由奮進號太空梭乘載發射升空,成功安裝在國際太空站上,預計進行長達20年的宇宙反物質(Anti-Matter)及暗物質(Dark Matter)搜尋任務,以解開宇宙大爆炸之奧秘。
總統指出,我國研發團隊自始至終均未缺席該項科學界盛事,並在中央研究院、中山科學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中央大學、成功大學、交通大學及漢翔公司等7大研究機構及民間企業的共同合作下,促成AMS計畫誕生,成為全球8大主要貢獻國之一。
總統強調,AMS計畫預備在歐、美、亞三地籌建監控中心,以接收宇宙射線數據及監控AMS系統功能狀態。而在丁肇中院士團隊的帶領下,我國順利爭取到在臺設立「亞洲監控中心」,並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AMS計畫專家的指導下,該中心於上月15日順利通過測試與查核,成功與歐、美各中心聯網,此項成果不僅展現我國科技研發的驚人實力,更贏得國際的重視與肯定。
總統表示,為因應監控中心的人才需求,中科院已派遣6名種子專家至「美國詹森太空中心」(JSC)及「歐洲粒子研究中心」(CERN)接受實作培訓,並投入輪值監控作業;此外,國防部已核准逐年召募研發替代役投入AMS計畫的監控作業,今年召募的6名大專碩士生均已通過測驗,將於年底執行任務。但鑒於募兵制即將實施,總統也提醒,未來仍須繼續延攬對基礎科學有興趣之青年投入。
總統也談到,6年前他赴歐洲瑞士日內瓦訪問時,曾獲丁院士邀請,聽取AMS計畫簡報;4年前他與丁院士談及AMS計畫之進展,深受感動,尤其AMS計畫預算高達1千億美元,約合新臺幣3兆元,龐大經費實非單一國家所能支付,且亦引發投資效益之批評,但如同丁院士所言,AMS計畫係奠定國家未來20、30年應用科學之基礎,將造福後代世人,為國家訓練出新一代基礎科學的研究人才,締造雙贏局面。
隨後,總統頒發工作獎金予「AMS電子系統研發計畫」主持人荊溪暠博士,並參觀「AMS亞洲監控中心」的運作狀況,慰勉研發團隊之辛勞。
包括丁肇中院士、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美國太空總署副署長葛斯坦邁亞(William H. Gerstenmaier)、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及國防部長高華柱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