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7月02日
總統出席中央研究院第30次院士會議開幕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中央研究院第30次院士會議開幕典禮,推崇中研院長期提升我國學術、教育、科技及文化水準,貢獻卓著;總統也期盼院士們能持續提供高見,協助政府提出有效、務實且具前瞻性的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現今人類社會面臨諸如財政、經濟及氣候變遷等挑戰,亟需進行跨領域研究,以蓄積因應能量,中研院在此過程中付出極多的人力與物力,殊值肯定。
總統指出,全球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陷入困境,我國GDP70%以上仰賴出口,其影響更是不容小覷,不過,儘管明年預算可能會因此而捉襟見肘,但是政府必將努力爭取科技預算,力求持續科技發展、維繫臺灣優勢。
總統也提到,中研院所推動的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案,近年來一波三折,但是經過中研院縮小園區規模,並與有關單位充分協調後,如今已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希望該園區能在其任內完成興建,為國家生物科技的發展增加必要的人力、物力及空間。
總統強調,基礎研究係國家長遠發展之根本,政府及民間均高度重視相關研究,也持續投入資源,例如廣達電腦公司副董事長梁次震捐贈國立臺灣大學5億7千萬元,協助發展宇宙物理學;教育部也結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科技會報,在未來3年內資助超過100位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赴國外名校進修高科技領域,希望改善臺灣學子赴國外求學人數逐漸減少的情形。此外,經濟部也針對總統府資政李家同教授的「工業基礎技術往下扎根計畫」,提出10項研發計畫,期能鼓勵並深耕我國基礎科學的發展。
總統認為,中研院日前公布8本政策建議書及發表《人才宣言》,凸顯中研院絕非象牙塔,院士們除了致力於基礎科學研究,亦針對當前政策及民生議題提出具體建言,值得高度肯定,政府會將院士們的建言納為施政的重要參考,持續培育、延攬及留住人才。
針對人才議題,總統向與會者說明,政府已於2年前開始推動「彈薪計畫」,利用5年5百億元的部分預算,讓研究成績卓越的教師薪資得以不受現行法令限制。儘管目前受惠人數仍然有限,但該計畫的推出代表政府已經跨出第一步,未來將繼續努力,加強經濟、科技及人才等三方面的連結,不讓臺灣在爭取人才方面,落後香港、新加坡,甚至於中國大陸,以因應此類國家安全級的挑戰。
總統指出,「世界銀行」(World Bank)所發布的「2012年全球知識經濟指數評比」中,臺灣排名全球第13、亞洲第1,證明我國研究人員並不輸給其他國家。總統最後期盼院士們能秉持深刻堅實的學術基礎,持續為政府提供卓見,而政府也會不畏艱難,在未來4年內做好改革,為臺灣創造一個和平的外在環境及充滿希望的內在環境。
本次會議將一連舉行4天,共200餘位國內外院士與會,包括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司法院長賴浩敏、教育部長蔣偉寧及衛生署長邱文達等人均出席今日的開幕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