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6月29日
總統陪同賈梅總統出席「三軍五校院聯合畢業典禮」及參訪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今天是101年三軍五校院聯合畢業典禮,馬英九總統特別邀請來華進行國是訪問的甘比亞共和國總統賈梅(Yahya A.J.J. Jammeh)一行出席畢業典禮;馬總統除頒發畢業證書、授階頒獎予畢業生代表,午間並偕同賈梅總統一行與畢業生及家屬共進午餐。
  總統於畢業典禮致詞時表示,今天是他第五度來到陸軍官校主持三軍五校院聯合畢業典禮,除要歡迎賈梅總統及各友邦使節代表與會,對於各校、院老師及隊職官們無私奉獻、諄諄教誨,為國家培養文武雙全的國軍領導幹部,也要表達嘉勉與感謝之意。
  總統指出,今年1,000多位畢業生中,有來自我友邦甘比亞、布吉納法索、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及巴拉圭等派訓來華的8位同學,他們遠渡重洋來臺求學,克服語言與生活習慣的不便,並獲致優異成績,實屬難能可貴。
  總統認為,家人的支持是軍人動力最主要的來源,對於所有畢業學生的父母與家人讓他們的子弟在軍校接受嚴格訓練,成為中華民國軍官,特別要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感謝之意;政府也將透過包括《軍人福利條例》(草案)、《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及《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等法令的增修,保障國軍眷屬應有的權益。
  對於畢業同學,總統提出四點勉勵,第一、軍人是行業,更是志業與事業:同學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為國家、人民而奮鬥,8天後就是七七事變75週年紀念日,對日抗戰的歷史證明國軍是一支能征慣戰、且能適應持久戰的勁旅,國軍過去所締造的「軍人魂」絕對不容遺忘;第二、持續充實自己、從事終身學習:畢業其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同學們畢業之後,不應因此荒廢學習,仍應秉持「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的理念,實踐「智、信、仁、勇、嚴」的軍人武德,維持應有的紀律、戰技與體能。
  總統指出,第三是發揚黃埔精神、秉持優良傳統:今年不但是七七抗戰75週年,也是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殉國70週年紀念,民國31年我國為支援盟邦作戰,確保滇緬公路暢通,戴將軍率領部屬近萬人堅守緬甸中部重鎮,苦戰12天,在東瓜保衛戰中,獲得遠征軍首次勝利,其後遭遇日軍突襲,不幸於當年5月26日殉國;然而,現今的世界已有極大變化,極端氣候成為人類的新敵人,災害防救則是國軍的新戰場,因此,政府已將災害防救列為國軍的中心任務,包括在九二一地震、八八水災、甲仙地震及國道三號崩塌意外中,都可以看到國軍健兒的身影。
  總統進一步說明,第四是要維護國家主權、鞏固國家安全:他在就職演說中就已強調國家安全是中華民國生存的關鍵,「以兩岸和解實現臺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係確保國家安全的鐵三角,古有明訓:「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因此,即使目前是兩岸關係60年來最穩定的時刻,對於建軍備戰仍不能有任何鬆懈,事實上,4年來我國在國防工業自主、強化新一代兵力整建、整飭軍紀、加強體能與戰技等,皆有具體成效。
  總統強調,唯有充沛的體能、精熟的戰技與鋼鐵的紀律,國軍才能成為克敵致勝的勁旅;總統也以經國先生所說「為了高尚的目標,甘願歷苦捨身,忍受一切憂傷創痛,來建設永恆的快樂」,期勉所有畢業同學們未來在工作崗位上為國效忠、為民服務。
  馬總統今年4月訪問甘比亞時,為進一步加強兩國軍事合作關係,特別承諾賈梅總統將援贈該國海軍3艘我國造M2A2成功艇;馬總統今天也特別利用此一機會主持援贈儀式,將成功艇模型贈予賈梅總統,藉「邦誼永固」題字,象徵兩國軍事合作密切、邦誼篤睦。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外交部長楊進添、國防部長高華柱及行政院退輔會主委曾金陵等人均出席是項典禮。
  畢業典禮結束後,馬總統陪同賈梅總統前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參訪,除由該場場長為國賓解說臺灣農業試驗研究、技術推廣及近年研發成果,兩國元首並各種植一棵「猢猻木」(又稱「生命之樹」),象徵彼此致力培育兩國共同未來。隨後,馬總統也偕同訪團一行赴屏東縣新園鄉新豐稻米產銷專區參觀,瞭解產銷班組織、碾米廠烘乾及儲放作業情形等。
  總統於產銷班致詞時提到,甘比亞係我國在西非的重要友邦,人口數約180萬人、土地面積有1萬1千餘平方公里,農業主要以種植花生為主,惟近年來也希望發展稻米產業,為分享我國農產品生產技術及農業推廣經驗,我國在當地設有農業技術團,期能進一步深化雙方農業合作的深度與廣度。賈梅總統除對高雄區改良場在農業的研發與推廣成果深表肯定,也感謝中華民國政府所提供的農民交換計畫,使該國農民得以學習農業實務知識,以利返國後協助該國農業發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