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6月26日
總統主持「101年下半年陸海空軍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由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及國防部長高華柱等陪同,前往臺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主持「101年下半年陸海空軍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除向晉升將官及其眷屬表達誠摯祝賀,並期勉所有晉任將官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努力,協助政府打造一支「能征慣戰、效忠國家、服務人民」的勁旅。
  總統表示,4年前他上任後,即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灣海峽「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他也在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特別提出國安鐵三角的概念,將「以兩岸和解實踐海峽和平」、「以活路外交推展國際空間」、「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做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總統進一步說明,鐵三角的第一個角是兩岸和解制度化,政府在兩岸關係的策略是以和解消弭衝突、以協商取代對抗,也因為一再堅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方式來推動兩岸關係,使兩岸在4年中簽訂16項協議,大幅降低彼此緊張關係,讓兩岸人民有更多機會彼此瞭解、相互協助。鐵三角的第二個角是增加對國際社會的貢獻,不僅與邦交國邦誼穩固,我們也透過人道援助方式對許多國家展現愛心,讓臺灣人民熱情、好客及友善的特性延伸至國際社會,此不僅改善與美國、日本及歐盟的關係,也能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社會及國際組織活動。第三個角則是國防武力與外交的運用,亦即我們仍應維持具有嚇阻力的國防武力,過去4年中,美國三度同意對臺軍售,且金額高達183億美元,係過去10年來數量最高。總統強調,政府改善兩岸關係是希望雙方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然「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因此我們絕不可以鬆懈國防。
  總統認為,建軍備戰、取得武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人」的素質,以陸軍官校校訓「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為例,這雖然是北伐時期的口號,但放在今天的時空下來看,仍是放諸四海皆準、絲毫不過時。
  總統指出,軍隊強調「體能、紀律與戰技」,因此4年來政府提高國軍體能標準,並嚴格要求所有部隊、學校及機關予以推動,目前符合標準的單位已大幅提升至約七成合格率,未來希望能繼續進步;而「紀律」則是維繫戰力的核心價值,未來希望能儘快通過《國防組織法》,讓政風單位與原來的監察單位聯手維持紀律;此外,今日晉任的將官多是部隊的主官或指揮官,古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到嚴明果斷、帶動部隊風氣的改變;在戰技方面,過去我們採購許多高性能武器,所謂「勤能補拙、熟能生巧」,未來希望能在不影響戰備的狀態下,盡量讓官兵有機會操演,而事實上在使用同樣武器裝備的各國軍種中,我國表現可謂名列前茅。
  總統亦談及,近年來因極端氣候的出現,每逢颱風、地震或水災,國軍的角色均備受重視,配合政府其他單位做到「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此外,國軍的力量並不是於第一時間就必然要出動,政府會適度分工,由所有的災防單位,包括民政、消防、警察、公路及其他水利相關系統等共同努力,絕對做到「使命必達」,發揮最大戰力,讓國人感到國軍不僅能保衛臺灣安全,還能照顧民眾福祉。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