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6月24日
總統與臺中市商業團體重要幹部座談並出席「臺中地區農會更名揭牌暨全國農村婦女巧藝新品發表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率同經濟部次長林聖忠及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等人,與臺中市商業團體重要幹部座談,除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並重申希望能儘快解決美牛議題,擴張我經貿版圖。
  總統致詞時表示,我國國內生產毛額約為4千6百多億美元,其中70%來自出口,顯見出口收益係我國家競爭力的最大力量;20多年前,臺灣曾是全球第12大貿易國,但近年來我國貿易開拓能力萎縮,主因之一為臺灣在國際社會中始終處於一種孤立或半孤立的狀態。
  總統指出,儘管我已與中美洲5個國家簽署了4個自由貿易協定,但渠等並非我主要貿易國,因此,政府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貿易協議,除與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協議」(ECFA),亦與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簽署投資保障協定,提高日商來臺投資的意願;然而,我與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洽談相關協議的進度,在過去5年來卻因為美國牛肉議題而未獲得進展。
  對此,總統向與會人士說明,民進黨早於2007年執政時期對外宣布開放美牛,儘管旋即因為豬農抗議而收回,但自那時起即未檢驗美國牛肉,導致國人迄今已食用了10萬噸美國牛肉,民進黨的作法並非「零檢出」,而是「零檢驗」,若國內仍以非理性的方式抗爭,臺灣的機會將一吋吋消失。
  總統也提到,政府近年來努力開拓市場,除刻正與新加坡及紐西蘭等國洽談相關貿易協議,同時也積極創造條件,希望能在8年內加入「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定」(TPP),以維護臺灣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總統說,「臺灣不對外開放、世界不會擁抱臺灣」,儘管開放市場可能會面臨調適的痛苦,但是政府將持續推動因應方案,協助業者降低衝擊,希望各界能與政府共同努力、建設臺灣。
  隨後,總統偕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出席「臺中地區農會更名揭牌暨全國農村婦女巧藝新品發表會」,再次針對美國牛肉議題,重申政府將以「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為原則,捍衛國人健康。
  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該農會的合併更名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並指出,近來國內農產品受到610水災及泰利颱風的影響,損失超過新臺幣8億元,其中稻米受災情形尤為嚴重;不過,政府已自去年起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補助約提高5成,公糧收購價格亦自去年起由23元增至26元,此凸顯出政府對農業的重視與照顧。
  針對臺美經貿關係,總統深盼能儘快解決美國牛肉議題、恢復雙方經貿議題談判。總統也向在地鄉親保證,政府將堅持「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等原則,採取有效措施管制進口肉品,以保障國民健康,開展臺灣貿易。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