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6月09日
總統出席「嘉義大學100學年度聯合視訊畢業典禮」及參訪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馬英九總統上午至嘉義市出席「嘉義大學100學年度聯合視訊畢業典禮」,親自見證該校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予知名臺灣文學家鍾肇政,並勉勵所有同學懷抱「誠懇做人、認真做事、磨練自己、關懷他人」的態度,用「理想、熱情與行動」,在人生旅途上繼續往前邁進。
  總統致詞時首先透過視訊方式問候該校民雄及新民校區同學,並表示,嘉義大學係於民國89年合併當時的嘉義師範學院及嘉義技術學院而成立,是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整合的成功典範。
  總統指出,嘉大多年來培養了許多傑出校友,包括嘉義市長黃敏惠、宜蘭縣長林聰賢、國立臺南大學校長黃秀霜及竹崎高中校長羅茂順等人;此外,嘉大師生在各領域的表現也極為亮眼,例如在行政院青輔會「2009區域和平志工團隊國際志工類組」競賽榮獲全國第一;獲得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獎,尤其在蝴蝶蘭及香水的研發成果表現優異,分別榮獲第4及第7屆的國家新創獎,可見嘉大的學生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優異,在創造發明方面也超人一等。
  總統表示,我國經濟發展刻正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係我自由化的程度與周邊的韓國、新加坡與香港相較,尚有一段距離;此外,我國產業除了傳統的「效率導向」,還應該增加「創新」元素,因此,他在就職演說中特別強調要從「效率導向」走向「效率」與「創新」兼重的經濟,如此才能走出薄利、微利的困境,真正提高薪資水準、增加國民財富並拉近貧富差距。
  總統強調,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改變傳統保護主義的心態,因為「臺灣若不能對世界開放,世界就不會擁抱臺灣」;事實上,他上任後已創造出40萬3千個就業機會,但對此政府仍不滿意,而要持續增加工作機會,一定要透過創新,才能在世界經濟版圖中攻城掠地。
  總統認為,我們除了應該開放經濟、讓產業結構轉型,還要同步開放校園,目前政府規劃於2020年時,能讓境外學生人數占大專校院在學學生人數的比例從4.5%提升至10%,目的是希望透過校園的國際化,培養大學生「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不卑不亢」的國際觀。
  總統談及,過去10多年來,臺灣遭遇許多挫折,從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到目前的歐債危機,雖然不免受到影響,但都能在沈著、冷靜的因應下逐步脫困,因此,我們要對自己的人才、實力有信心;尤其臺灣參與國際各大發明展表現十分亮眼,當務之急是要充分發揮臺灣的人才優勢,將這些發明轉化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這是產業創新非常重要的一環。
  隨後,總統由嘉義市長黃敏惠陪同,抵達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分別參觀自行車中心Living Lab.實驗室、金屬中心試驗工廠及食品所保健飲品試驗工廠等,對該中心所展現的研發能量與成果,深表肯定與讚許。
  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嘉創中心係他首度競選時所提「愛台12項建設」中「西部產業創新走廊」的一環,目的在結合經建會所推動的「產業有家、家有產業」政策,增加地方產業的研發能量。
  針對貿易自由化議題,總統談到,目前政府刻正與紐西蘭及新加坡積極洽談經濟合作協議,由於該二國都是「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的會員,如果雙方能順利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將可大幅提昇我加入TPP的機會。此外,美國係全世界最大進口國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政府針對美國牛肉進口議題的立場就是要兼顧國民健康與清楚標示,期能儘速與美方恢復「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
  總統說,改革、建設的道路並不容易,但「現在不做,明天一定後悔」,許多政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醞釀、準備與開創;經濟發展「不進則退」,政府必須加緊腳步向前衝,過程雖然辛苦,但他一定會跟大家站在一起、「為大家承擔」。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