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出席「全國氣候變遷會議」
中華民國101年06月06日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全國氣候變遷會議」,闡述近年來政府節能減碳政策的成果,並強調政府會持續秉持「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兼籌並顧的原則,促進國家發展。
  總統在致閉幕詞時表示,我國人口比例不到全球的千分之三,但排碳量卻占全球近百分之一,因此,他上任後積極落實節能減碳政策,據統計,2008年與2009年的排碳量分別較前一年減少了4.1%及5%,儘管2010年與2011年的排碳量因經濟成長而分別較前一年增加了6.2%與2.85%,但整體而言,2011年的排碳量為261百萬公噸,少於2007年的263百萬公噸,加以近年來,我國能源使用效率每年均超過2%,顯見政府的努力已獲致成果。
  總統進一步指出,2008年到2011年間,我國GDP年平均正成長3.31%,但能源消費年平均卻負成長0.04%,而生產每單位GDP之能源使用平均下降了3.26%,二氧化碳排放平均亦下降了3.36%。換算後,每人4年累計減少約1,616公升原油的使用,相當於省下新臺幣2萬8千多元;每人減少排碳4.62公噸,相當每人種植462棵樹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另外,我國太陽能熱水系統裝置密度全球第5,同時也是全球第2個將交通號誌燈全面汰換為LED燈的國家,「2010世界競爭力年報」綠色科技評比中,臺灣更排名全球第6、亞洲第2。總統認為,這些成果都值得肯定,但仍然不夠,政府會繼續努力,希望達到2020年排碳量回到2005年水準、2025年回到2000年水準的目標,以實踐我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
  隨後,總統並針對與會代表所提出的建議逐一回應。有關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議題,總統表示,政府會將環境承載能力納入重大投資及經建計畫的考慮範圍;以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政府蒐整各界意見,在考量環境承載能力與評估石化業高質化或移至他地開發的可能性後,於環評大會做出結論前決定停止開發,「政治的決心不是蠻幹,也不是盲從,而是必須經過仔細的思考」。
  有關防災措施,總統強調,政府近年來持續推動、精進相關資訊與觀念,希望透過公布防災地圖及推廣預防性撤離等措施,減少災害損傷。至於國內糧食自給率方面,總統指出,為因應國內休耕土地眾多所帶來的問題,過去4年多來,政府大力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並鼓勵民眾多食用米食,在各地積極辦理米食節活動,以期減少國內休耕土地面積,提高糧食自給率。
  談到油價已連續9週下降,總統也說明,中油事前評估國際油價將呈上漲趨勢,因而採取較為保守的規畫,加上之前油價只能減半調漲,不能完全反映,所以才在4月1日宣布調漲油價。不過,總統也強調,政府將確實檢討相關措施,希望民眾能瞭解正確反映成本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
  針對美牛議題,總統重申,我們須考量「食品安全、國民健康」、「國家信用」及「貿易前途」等三大面向。總統說,他於2月1日接見「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時,曾表示新內閣將以新態度面對美牛議題,意指政府將與民眾做好溝通,並不代表他已向美方承諾;因此,政府依據學者專家會議所做出的3項結論,提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之原則。總統強調,政府一定會在食品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才走下一步。
  總統表示,我國已於2007年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知我擬制定萊克多巴胺殘留量之草案,但之後卻再度通知WTO暫緩實行,此即為何美國認為臺灣係不可信賴的貿易夥伴。此外,「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復談也因美牛進口問題而受阻,尤其是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今年3月生效後,臺灣的塑膠業、紡織業及機械業等產業可能受到總值33億美元的影響,因此,真正的壓力來自於我們是否要力爭上游,並參與國際經濟整合。
  包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沈世宏、農業委員會主委陳保基、內政部次長林慈玲、經濟部次長林聖忠與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黃萬翔等部會首長,以及臺灣綠黨中執委潘翰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理事長賴偉傑、「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高茹萍等環保團體代表均出席與會,共同集思商討我國氣候變遷政策與展望。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