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5月31日
總統出席「飛閱臺灣-空拍環境影像展」開幕式
馬英九總統下午出席「飛閱臺灣-空拍環境影像展」開幕式,肯定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空拍攝影家齊柏林對推動環保教育的貢獻,並盼未來多舉辦類此展覽,以深化國人環境意識。
總統致詞時表示,他上任前,中華民國以不到全世界千分之三的人口比例,排碳量卻占全球近百分之一,個人排碳量為全球第18名,因此,他上任後努力推動節能減碳,2008年減碳成果為4.1%,2009年超過5%,至2010年、2011年則分別增加6.2%及2.85%;但整體而言,去年的排碳量為261百萬公噸,比2007年的263百萬公噸少,顯見我們已開始扭轉情勢,且去年與前年的排碳量雖有增加,但能源使用效率皆維持在2%以上,相當不容易。
總統指出,他在今年的就職演說中提出將以5大支柱提升臺灣全球競爭力,其中第3大支柱就是「打造低碳綠能環境」,預計將推動30餘項計畫;此外,政府從本身做起,總統府自4年前開始推動四省運動—省油、省電、省水及省紙,每年約可節省700萬元,迄今約省下近3,000萬元,金額雖然不多,但意義極為重大。
總統進一步表示,目前全臺交通號誌已全面更新為LED燈,時程僅次於新加坡,接下來預計推廣至所有路燈,將可節省大量電力。
針對油電價調整政策引發物價衝擊一事,總統指出,他對此感到不安,但由於我國99.4%能源仰賴進口,「該做的還是一定要做」,我們不能拿全民的稅金來貼補用電、用油多的民眾,而應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這部分還需要政府更多、更好的宣導與說明。
總統說,政府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已有一定成果,但距離我國訂出的減碳標準--2020年回到2005年排放量、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仍有相當的努力空間,這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承諾,期盼國人都能與政府一起努力,共創美好環境。
總統強調,環境保護向為我國重大的政策目標,不僅要有「環保政策」,還要「政策環保」,也就是說任何政策都要考慮對環境的衝擊,才能真正「打造低碳綠能環境」。
包括內政部長李鴻源、行政院環保署長沈世宏、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臺灣科學教育館長朱楠賢、臺灣阿布電影董事長萬冠麗及空拍攝影家齊柏林等人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