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5月29日
總統接見「國際同濟會」世界總會長潘亞倫(Alan Penn)伉儷一行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國際同濟會」世界總會長潘亞倫(Alan Penn)伉儷一行,肯定該會長期致力於公益事業,並表示自己亦捐贈1,250美元,以行動支持該會推動「消滅全球母嬰破傷風」計畫。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同濟會」於1915年在美國密西根州成立,目前總部設在印第安那州,為歷史悠久的公益社團,會員人數迄今已達60萬人,分會更遍及全球80餘國,「國際同濟會」的英文會名「KIWANIS」,意即「哪裡需要服務,就服務哪裡」(KIWANIS is WHERE A NEED IS SERVED),彰顯該會熱心公益的價值觀;我國則於1967年首度成立「同濟會臺灣分會」,目前全臺已有超過300個分會,成就相當非凡。
總統說,潘亞倫總會長出身於美國俄亥俄州,幼時曾住在宏都拉斯共和國8年,深知當地貧窮狀況,並培養出樂於助人的價值觀;返回美國完成教育後,即投身杏壇,積極從事社區公益活動,令人深感敬佩。
總統指出,目前「國際同濟會」已成功消弭全球缺碘症,即一般俗稱「大脖子」症,去年並於該會所舉辦的世界年會中宣布「消滅全球母嬰破傷風」計畫,積極協助落後地區的育齡婦女施打破傷風疫苗,以保障母嬰健康。總統談及,他長期支持公益活動,因此也以個人名義認購1單位(相當於捐贈1,250美元),成為華特賽勒會員,以具體行動支持該項計畫。
總統表示, 臺灣人民熱心公益、四處為善,他於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即提到,大陸作家韓寒來臺,不慎於計程車上遺失手機,該名司機立刻將失物送至他下榻的飯店歸還;此外,一名日本旅客於計程車上遺失皮夾,且已搭乘郵輪離港,花蓮司機曾世誠先生亦利用駁船追上郵輪,並利用吊籃將皮夾送至失主手中,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案例,卻真實在臺灣社會上演,且時有所聞。
總統也指出,去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我國政府與民間捐款達200億日圓,遠超過世界其他93國所合募的175億日圓,讓臺日關係呈現40年以來最好的狀態,許多訪臺的日人皆深表感激;此外,我國人認養貧童數約32萬人,其中國外貧童達21萬人,相當於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而這些令人驕傲的文化資產,皆非珍藏於博物館內,而是「活的文化」,並端賴臺灣人民所擁有的「善良」及「誠信」等核心價值,讓身為一國總統的他,深感欣慰。
訪賓一行包括「國際同濟會」世界總會長潘亞倫伉儷、副會長蓋瑟(Gunter Gasser)伉儷、消滅母嬰破傷風主委迪萊(Randy Delay)伉儷及臺灣總會長洪煥坤伉儷等人,由內政部次長簡太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楊永明、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外交部次長柯森耀等人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