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5月18日
總統出席「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辦公廳落成啟用典禮」
  馬英九總統上午出席「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辦公廳落成啟用典禮」,除祝福該會業務蒸蒸日上、造福人民,並重申政府將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海峽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實地看到海基會這棟美輪美奐的建築與精心的設計,內心深受感動,也回想到他22年前擔任大陸工作會報執行秘書時,參考許多先例而採取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的設計來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當時的副執行秘書是高孔廉,召集人則是施啟揚副院長。
  總統指出,海基會於1991年成立後,包括1992年「九二共識」的確立及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辜汪會談」,皆發揮相當功能,但自1993年至2008年長達15年的時間,原應負責協商工作的海基會卻處於停頓狀態,僅處理靜態的文書驗證事宜,也讓國人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愈益感到失望。
  總統說明,此一情勢在他2008年5月20日上任之後大幅改變,5月26日海基會即進行改組,推選江丙坤擔任董事長,4年來兩岸共簽署16項協議,而在海基會成立前3年則僅簽署4項協議。總統認為,這是因為客觀形勢使然,必須儘快彌補過去所延擱的業務,否則會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總統表示,海基會所代表的意義即是「九二共識」中非常重要的原則--「一中各表」,事實上,其他國家在與中國大陸建交的過程中,多少也採取了類似的型態,以保留繼續與臺灣交往的空間,其後我們也運用此一原則,成就了兩岸關係的現況。
  總統談及,4年前他所提出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原則,已逐步獲得實踐;而由於客觀情勢的發展與4年來政府的努力,已使過去所制訂的相關法規與現實有所距離,因此陸委會刻正全面檢討大陸事務法規,此外,海基會與海協會也在研商互設機構的可能性。
  展望兩岸關係,總統指出,政府未來將朝檢討與修正法規、互設機構,並擴大雙方交流項目而努力;未來幾個月,預計將完成投資保障與關務合作等協議,事實上,各部會皆提出許多攸關民生的協商清單,政府仍將依據「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來推動。
  總統強調,政府的兩岸政策係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海峽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包括「對等、尊嚴、互惠」、「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等協商原則,都不會有所變動,同樣地,海峽兩岸在憲法與法規中的定位皆非常明確,亦不會做任何改變。這是一個穩定的架構,可以帶來和平與繁榮,政府一定會堅持下去。
  總統說,兩岸關係順利向前發展,對於臺灣的安全與尊嚴皆有極大助益,而他身為中華民國元首,會持續支持此一政策,讓兩岸的和平帶來繁榮,進一步減少雙方的敵意,增進互信、鞏固和平與擴大繁榮。
  包括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總統府資政辜嚴倬雲、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國防部長高華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副董事長高孔廉均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