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5月01日
總統針對電價調漲議題召開記者會
馬英九總統晚間10時在行政院長陳冲、副院長江宜樺、秘書長林益世及經濟部長施顏祥等人陪同下,針對近期民眾關切的電價調漲議題召開記者會,並於會中宣布將採取「三階段調整」修正方案,以照顧弱勢族群,並減少對家戶與企業界的衝擊。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從4月12日經濟部公布臺電4月14日公告的電價合理化方案到今天,這三個多星期,我聽到來自民眾、工商業界、國會,以及媒體對相關方案的意見,在這些建議當中,有人建議電價應分階段調整、重新檢討漲幅,以及對民眾經濟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對於這些聲音及意見,我都非常地關切。
我認為,我們所提出的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目標不能改變,但執行的方法可以回應民意,用比較緩和及漸進的方式推動。
經過今晚約3.5小時的會議後,會中決定採取「三階段調整」的修正方案,也就是今年6月10日調漲原公告方案調幅的40%,12月10日再調漲原公告方案調幅的40%,最後20%則要看臺電是否能拿出被人民接受的具體改革成效後再決定實施日期。此一方案尚包括「住宅與小商家用電330度以內不調整」,原方案住宅為120度,將有約756萬戶住宅及30萬戶小商家不受影響;其次則是「離峰電價調幅從現在的62%降為50%」。此舉一方面能有效減少對家戶和企業界的衝擊,照顧多數人民的生活,同時亦讓電價合理化有更多調適的時間。
對於外界要求政府檢討中油、臺電等國營事業經營績效的意見,我們都聽進去了。我認為,改善國營事業經營效率的工作不能停止,經濟部須持續進行節能輔導及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這部分我是非常嚴肅地看待。事實上,我在四月初要求經濟部提出中油、臺電的績效檢討報告,這部分行政院已經著手進行。我了解民眾對臺電改革的殷切期待,也希望藉此機會參考先進國家的經驗,加速改革步伐。
為回應民眾的期待,我要求經濟部在6月底前發表這份檢討報告,提出具體績效改進方案,並在看到臺電獲致人民可接受的具體改善成果後,才允許臺電實施第三階段漲價。
這三週來,我們透過各種管道,主動詢問專家及行政部門,是否有更和緩、更周延的方式讓電價合理化的問題順利推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思考,我在上星期要求經濟部重新檢討評估,務必要以「與民同在」的視角,提出新的修正方案,這與行政院陳院長日前要求經濟部重新精算的想法一致。
我在上週末與陳院長交換意見後,4月29日決定在今天邀集相關單位進行政策協調,討論經濟部所提出的「修正方案」,待討論定案後,由我率領陳院長、江副院長及行政院官員等一同舉行記者會,對外宣布大眾高度關心的方案,而其它實施細節則由經濟部施部長做說明。
我要以非常誠懇的態度向大家報告,對於電價調漲讓大家感到生活的壓力,這點我真的很過意不去,但請大家了解,如果可以不調整,我絕對不會調整。但是臺灣99.4%的能源倚賴進口,當油電的生產成本已高於售價,我們不可能不調整,而長期用人民的稅金來進行貼補,這絕不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因此必須在此時調整,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非常痛苦、無奈,但卻不得不做的決定。
前些日子我們在討論電價合理化的議題時,經濟部就曾提出包括緩漲、一次漲足等多種方案,但任何方案都是利弊互見。當時大家曾討論,如果分階段緩漲,政府必須負擔持續凍漲的缺口,延長真正落實公平補貼的時間,對民眾的衝擊並不會因此而消失。
我相信大多數民眾都支持「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但是當我們真正一次漲足,民眾還是覺得吃不消。因此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思考後,我支持電價合理化改採「修正方案」,也就是採三階段調漲的做法,讓民眾和企業有更多的調適時間,也回應家戶和企業的承受能力,同時把臺電及中油等國營事業的改革跟我們漲價的方案結合一起,如此才能讓外界瞭解,我們調漲電價是有合理的依據。
這半個月來,我不斷重申,除了電價合理化的目標外,還有節能減碳及照顧民生的目的,對於大眾運輸、弱勢族群都要有補助方案,同時我們也希望對於一般家戶及企業的衝擊能降到最低程度。政府也會持續力行節能減碳措施,更會加強查察物價行動,盡全力「穩定物價」。在這個部分,昨天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對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預測數據,全年CPI將上漲1.94%,我相信經過剛才所宣布的電價調漲修正方案後,我們更有信心把CPI控制在2%以內。我也會要求行政院江副院長主持的「物價穩定小組」能積極查價,避免聯合壟斷及人為哄抬行為,務必要穩定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