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03月22日
總統應邀出席國際扶輪社長會議晚宴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應邀出席國際扶輪社長會議晚宴,並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我是「台北北門扶輪社的Formosa」!
  今天國際扶輪社長會議來台舉行,世界各地包括歐洲、非洲、美洲及亞洲的扶輪領導先進在此聚會,阿扁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致上誠摯歡迎之意。
  阿扁今天到此,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就像是回娘家一樣,因為阿扁本人就是扶輪社員,一九八七年「三四八○區」的台北北門扶輪社成立沒多久,阿扁就參加其行列。扶輪在台灣發展至今,共有七個地區、約一萬六千名扶輪社員!這個扶輪年度國際扶輪在非洲、美洲及亞洲共召開了四次社長會議,這次是最後一次會議,而亞洲會議獨獨選定在台北,顯示了國際扶輪對台灣扶輪運動的肯定,以及對台灣扶輪社員籌辦國際會議能力的信賴,身為扶輪大家庭的一員,阿扁深感與有榮焉。
  我們都知道,國際扶輪在一九○五年成立,初期是定位在一個專業人員的友誼性社團,後來才逐漸發展成為以「服務人群」為目的之國際性組織。
  阿扁個人參與扶輪社,收獲很大。我時常在講:「做什麼,像什麼」,其實就是我們扶輪所強調之「專業」精神的表現;而過去阿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的市府志工,就任總統所推動的「志工台灣」運動,並訂每年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日為「台灣志工日」,這些則是我們扶輪「服務人群」理念的擴大落實。
  近年來,全球扶輪社在國際扶輪的帶領下,不論在協助危險兒童、殘障人士,或推廣保健照顧、消除文盲、解決貧窮與飢餓等國際人道行動上,成效有目共睹。尤其是一九八五年發起的根除全球小兒麻痺病毒計劃,預計於二○○五年扶輪成立百年時完成,這是一項提昇世界衛生品質的大工程,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工作目標,目前據告知這項行動已達成百分之九十九的目標。
  阿扁在此要鄭重地告訴大家,台灣早在一九八四年起已經沒有野生株小兒麻痺病例、一九九一年後就已不再有小兒麻痺病例的報告案,小兒麻痺病毒自此在台灣消聲匿跡。為避免再度爆發流行並展現根除之決心,台灣毫不鬆懈,投入了更多心力,於重整全新的防疫體系,建立起相關的保全措施。這是台灣所有衛生醫療人員,以及官方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
  阿扁也要進一步告訴大家,衛生醫療無國界,在根除小兒麻痺的工程上,台灣在完成自己防疫工程的同時,也善盡了國際社群一份子的責任。一方面,我們依照WHO所要求的標準,在嚴謹審核與實地訪查整體執行過程與資料後,已向WHO西太平洋區小兒麻痺根除証明委員會提交台灣的根除報告,二○○○年十月二十九日,WHO已宣佈西太平洋區為小兒麻痺根除區;另一方面,台灣人民也積極參與這項國際人道計劃,例如,扶輪社友已陸續捐款二千多萬美元給國際扶輪,中華民國政府也多次捐款支持。今天上午,阿扁在總統府接見金恩總社長等人時,也親自代表台灣人民捐出第二筆一百萬美元的善款。
  從根除小兒麻痺的經驗,阿扁認為,台灣就是RI國際扶輪之友,也是WHO世界衛生組織之友;台灣過去結合政府部門、醫學專業人員、基層醫護、公共衛生人員與民間團體,動員全民力量所呈現的防疫成果,就是二十世紀中華民國公共衛生歷史的經驗與紀錄。目前,台灣正以傳染病防治成就,以及公共衛生體系的經驗與實力,積極爭取加入WHO,並已獲得國際普遍的認可與支持。阿扁在此,也要期許我們RI的朋友們,能將台灣在根除小兒麻痺行動的「扶輪經驗」告訴國際相關組織及人士,並進一步協助台灣加入WHO。
  過去阿扁出席台北北門扶輪社例會時,大家常一起唱扶輪歌「扶輪萬歲Vive Le Rotary」,歌詞最後兩句是:「既然是以服務人群為己任,我們要的伙伴是笑口常開」。的確,笑口常開的扶輪社員是健康的,開朗的,友好的,慷慨的。一九九四年,個人參選台北市長,就是提倡「希望的城市、快樂的市民」;二○○○年當選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阿扁也要繼續提倡「希望快樂的台灣、笑口常開的人民」。
  這次各位扶輪先進遠道來台參加扶輪盛會,這是台灣人的榮幸,我們台灣人民一定會笑口常開,熱忱地招待大家。
  最後,阿扁要敬祝大會成功,各位旅途愉快、平安,再次歡迎大家來台灣。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