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4月25日
總統出席「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說明暨各方案執行展示」記者會
馬英九總統上午前往國立中正紀念堂參加「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說明暨各方案執行展示」記者會,期盼中央與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加強宣導溝通,凝聚共識,務使「十二年國教」順利成功。包括行政院長陳冲、教育部長蔣偉寧、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寶貴、教育部前部長楊朝祥及吳清基等人均陪同出席。
總統致詞時首先說明「十二年國教」的發展歷史與背景,並指出,他於民國100年元旦祝詞揭示國家未來的四項願景,其中「百年樹人」就是以推動「十二年國教」為目標,因此政府即進行預備工作,包括公私立學校學費齊一化、自民國97年起先行推動「12年國民教育先導計畫」等;此外,去年政府完成《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修法程序,將教育經費法定下限調高至22.5%,約增加200億餘元;另在免學費的部分,先從高職開始施行,預計兩年後高中職全面免學費,同時亦全面實施5歲幼兒入學免學費,未來將視財政情況,不排除逐步延伸至4歲到3歲。
有關各界關切的免試升學方式、特色招生及比序等議題,總統表示,今年3月他親自出席教育部舉辦的北、中、南、東四區共4場「十二年國教」座談會,與社會各界交換意見,並整合不同看法,他也要求教育部「每日檢討、每月管考」,期使每項計畫皆能如期如質實施,希望地方與中央政府通力合作,成功推動全臺15個免試就學區。
至於有若干明星高中的校長、教師、家長及學生希望維持學校傳統,總統認為,以前是資源匱乏的年代,現在資源相對充裕,故政府的政策及做法須與時俱進,以達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的五大理念,如此才能保障下一代的發展,讓其潛能及創造力獲得充分發揮,政府會朝此一方向繼續努力。
總統以他就讀臺北市大安國中的經驗為例指出,明星高中並不會因為實施「十二年國教」而影響其競爭力,而是從過去的「眾星拱月」轉變為「群星爭輝」;換言之,其它學校的素質可獲得提升並拉近與明星學校的差距,這對國家及社會都是有利的發展方向。總統說,教育部已訂定於民國103年達到各區免試入學75%的目標,這是各區的平均值,目的係保留彈性以讓學校有時間逐步到位,相信屆時在「群星爭輝」下,各校所展現的特色定能讓孩子們有適當選擇。
總統認為,即早確定方向,讓國一學生及其家長有所適從,是政府最重要的目標,他也感謝蔣部長及吳前部長為推動「十二年國教」所做的努力,希望教育部繼續保持耐心及柔軟身段,並以謙虛及理解的態度,加強與各方溝通及宣導,讓執行上的缺失降到最低,同時取得絕大部分民眾的共識,為臺灣的人才培育、人礦挖掘,再創新猷。
隨後,總統與陳院長及蔣部長進行「齊心協力、共築願景、提升國力」揭示儀式,共同啟動串連各直轄縣市之臺灣地圖,並參觀展示會場,對教育部的完整規劃給予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