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101年04月20日
副總統出席《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家人權報告發表記者會
蕭萬長副總統上午以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身分出席「人權‧未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家人權報告發表記者會,於會中感謝全體人權諮詢委員及各界參與人士與團體的辛勞,促成我國第一份國家人權報告順利誕生。
副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我國第一份依據聯合國撰寫準則及格式而完成的「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從去年4月經「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討論決定原則後,開始密集召開審查會議,並廣納各方不同意見及尋求共識,迄今不到1年即順利完成,實屬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在此非常感謝各位諮詢委員的辛勞付出,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代表的踴躍參與,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同時法務部團隊用心用力也是功不可沒。
為完成本報告,法務部共召開82場次的審查及編輯會議,邀請諮詢委員、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共同參與,並於花蓮、高雄、臺北及臺中共舉辦4場次公聽會,請社會大眾參與檢視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初稿並提供意見。因此這份報告已充分並廣泛傾聽民眾的聲音,且與社會大眾交換意見,其目的乃希望報告內容更為周延,以充分展現我國推動人權保障的努力及成果。
我國首次依聯合國撰寫準則撰提的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中文版今天已完成並出版,此印證我國保證人權的決心及融入國際人權體系的行動力;但這僅是第一步,未來仍有許多艱鉅工作,預計在3個月內須完成英文翻譯並接受國際審查。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仍願意主動遵循聯合國的審查模式,並將邀請國際人權專家學者來臺審查該報告,指出我國的人權問題及提供建議,協助改善人權工作的缺失並提升水準,進而符合國際規範;同時經由此一過程,構築國際人權對話平臺,並建立我國國家人權報告制度。
目前政府已成立「國際人權學者審查我國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秘書處工作小組」,由3位諮詢委員及4位民間團體代表組成,並將邀請黃默教授擔任召集人,希望未來審查工作能更順暢,且獲各界認同。
我國自批准及施行兩公約以來,政府即持續宣導兩公約、辦理種子培訓課程、檢討國內法規及完成「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這些工作及努力皆是為了保障及維護我們每個人的基本人權,也讓人權與法制觀念深植在每一個公務人員及民眾的心中。臺灣已是民主社會,我們不斷追求進步及深化民主,並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但卻不能以此自滿,希望所有政府官員及人權工作者更加努力,為國民同胞創造更公義、幸福及祥和的生活環境,進而讓臺灣人權與世界人權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