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1年03月22日
總統接見第19屆「傑青獎」得獎服務性社團代表暨社團領袖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第19屆「傑青獎」得獎服務性社團代表暨社團領袖,除說明政府推動青年服務及人道救援之成果,並期許訪賓未來在各領域繼續扮演領導者角色,鼓勵國人從事社會服務,塑造中華民國在世界舞台上的正面形象。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國際傑人會」及「傑青獎」鼓勵及表揚熱心服務的年輕人不遺餘力,並表示,近年來國內大專生參與社會服務的風氣日益普遍,且專業程度及種類更為提升,例如三年多前行政院青輔會推動「區域和平志工團」,至今參與人次達到52萬餘人。總統說,目前臺灣已有超過百萬名的志工,以及4萬多個非營利組織,在公益服務及國際人道援助上展現卓著成效。
  總統告訴訪賓,臺灣的愛心輸出已建立起國際聲望,包括我國捐血率全球第一、認養國內外貧童及捐助四川與日本311震災等,均令國際社會深刻感動,不僅讓中華民國扮演「人道援助者」的角色逐漸發酵,亦使我與其他國家之友誼獲得良善循環,例如921地震時日本曾對我伸出援手,吐瓦魯及甘比亞等友邦也於我遭受莫拉克風災衝擊期間分別捐出21萬美元及75萬美元相助,其中吐瓦魯捐助金額更占其國內生產毛額的1%。
  總統也提到,日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接受訪問時表示,除了他自己的國家美國之外,最喜歡臺灣,因為臺灣在沒有任何天然資源的情況下,卻創造出上千億的外匯存底,他認為此乃歸因於我國教育成功;因此,期盼國內年輕學子繼續從事社會服務,成為臺灣在國際社會發光發熱的光源,並建立「分享哲學」,不論是擔任志工、捐款、捐血及捐贈器官與大體,相信對未來的為人處事都將有深遠影響。
  訪賓一行由「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會長林瑞楨率領,前來總統府接受總統道賀,教育部次長吳財順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